新华财经上海7月14日电(记者王鹤)“‘反内卷’话题不可回避,中国汽车产业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应该把家里的事解决好,不能由‘内卷式’的竞争再走向‘外卷’,这是行业共识。”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中国汽车产业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行业内卷治理会在今后加速推进。
这场汽车产业年中盛会上,“反内卷”与“稳出海”成为贯穿始终的行业关切。面对国内愈演愈烈的无序竞争和海外日益复杂的贸易环境,行业协会高层、跨国车企掌门人与本土领军企业代表呼吁,需加速治理“内卷”,加强企业自律,出海“稳一些”“慢一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方能赢得未来。
破内卷:综合治理措施持续出台纠偏企业坚持长期主义
最近一两年,汽车企业为争赛道、求生存,加之互联网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暴露出多方面问题。
付炳锋说,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成为最突出表现。与此同时,以“拉踩式营销”“网络水军”“黑公关”等无底线蹭流量的网络乱象频出,严重污染了汽车产业生态,极大危害了行业健康发展。
他介绍,2025年中汽协进一步加强了相关工作,重点发布“三项倡议”:3月发布《关于规范企业数据发布的倡议书》,及时叫停企业发布“销售周榜单”;4月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压实企业责任,规范对自动驾驶过度营销和虚假宣传;5月末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这是行业出手整治无序“价格战”系列行动的举措,为行业乱象踩下刹车。
“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内卷式竞争对产业发展的严重影响,并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纠偏。”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说。
相关政府部门连续出台了直指内卷“痛点”的措施,如工信部宣布将开展对车企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防堵为抢份额不惜牺牲质量的行为。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于6月27日表决通过,新增的第十五条规定,大型企业等经营者不得滥用自身资金、技术、交易渠道、行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地位,要求中小企业接受明显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交易条件,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
“破内卷”在法律法规层面更加完善,如何执行到位?目前看,相关部委已对执行层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准备。
工信部7月10日宣布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的反映。工信部称,下一步将指导行业机构研究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推行合同范本,进一步规范汽车企业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
对企业来说,应坚持长期主义、依靠价值创造,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维度发力。 “我们呼吁政府在这方面多一些考核和引导,多比一比品牌,多比一比创新。”奇瑞汽车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中国汽车发展到今天这么大规模,更要品牌,更要创新,更要管理的变革,更要质量和服务的升级。
如何营造良性竞争环境?
“承诺缩短对供应商的付款账期是积极的第一步。汽车制造商应坚持长期主义,加强自律,维护产业的共同利益。”高翔说,“公平在,赛场兴”,通过持续的合作和切实的行动,可以建立牢固的共生关系,推动行业的持续繁荣。
付炳锋说:“新能源汽车不能只做‘量的冠军’,更要成为‘质的标杆’。市场只有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中国汽车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稳出海:坚持长期主义从产品出口向海外生产切换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规模持续攀升,产品已覆盖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进入“存量”模式时,不断打开海外市场空间,是每一家车企的共同目标。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上半年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54.8万辆,居首位。
尹同跃说:“我们希望在世界范围内和同行和上下游建立统一战线,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实现更多共赢的机会,做出海文明的使者,争取成为‘走出去’的代表。”
必须看到,以欧盟对我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为代表,面对当前逆全球化、各种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各种不确定性,国外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各种限制不断增多。
研究机构骏特商务咨询JATO Dynamics最新数据显示,在欧洲28国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5月注册了65808辆新车,市场份额5.9%,市场份额同比翻了一番。JATO全球分析师 Felipe Munoz说: “尽管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其汽车品牌在欧洲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在论坛上表示:“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汽车出海未来仍大有可为。要向海外大型市场要增量,向属地化生产要增量,向新能源汽车要增量。坚持长期主义,在合适的地区开展属地化生产。”
2025年上半年,汽车头部企业,比亚迪、小米、宁德时代均在港完成大额融资,赛力斯也计划在港上市。绝大部分企业的融资主要投向海外,宁德时代融资的90%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比亚迪融资用途之一是拓展海外业务,赛力斯亦将用于海外销售拓展。
“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希望中国企业到当地投资设厂,我国汽车出口也将进入产品出口向海外生产的长期切换期,逐步切换为海外的本地化生产为主。”吴松泉说,主要汽车大国品牌的海外生产比例都很高,德国、日本超过60%,美国接近40%,韩国约40%。中国企业去年海外市场产量只有60万辆,占出口量的十分之一。未来,中国企业将更多以海外生产、属地化生产的方式来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吴松泉说,回顾外资汽车企业入华历程,由小到大深耕多年才有了后来的成绩,建议国内企业出海可以适当可以“慢一点、稳一点”,扎实一些,更重视品牌、质量和服务,逐步打造深受全球用户信赖、世界一流的企业和品牌。
付炳锋表示,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中国品牌的创新成果应当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能源结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相适应,逐步实现“在当地,为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