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中国首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实施。
GB 44240-2024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牵头并组织起草,于2024年7月24日正式发布。相较于以往的推荐性国标,GB 44240-2024是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标,且更聚焦于产品的安全特性。
据悉,与现行的标准相比,GB 44240是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标,具有准入门槛的法律约束力。其测试条款更聚焦于产品的安全特性,吸纳综合了IEC、UL、UN等多项国际储能标准的关键测试项目,测试对象包括电芯和电池系统,针对电池零部件选项亦有要求。
从测试内容上来看,GB 44240在电芯层级新增了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同时加严了部分安全测试项目。以过充为例,GB 44240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恒压过充1h的要求,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充入能量及安全风险与过充时长呈正相关)。并且GB44240的测试覆盖范围更全面,具备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的考察,设定了从电池的设计与制造、运输与安装,到运维及回收的等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已开展首批GB 44240测评通过单位测评工作。截至目前,储能行业已有20余家的40余个型号产品已经通过测评或正在测试。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海辰储能、瑞浦兰均、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均已通过该标准测评。
今年2月,远景动力获得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颁发的中国首张GB 44240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该标准认证的企业,从启动测试到取得认证,远景动力仅耗时不到1个月。
远景动力可靠性及验证中心负责人喻志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其他储能标准相比,当前新国标GB 44240中针刺、过充、高温外部短路的测试条件最为严苛,远景动力的测试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严。
基于GB 44240、UL 9540A等权威标准,远景动力主动选取并加严最高测试条件,全系产品通过跌落、高温外部短路、过充、针刺、燃烧抛射、热失控等多项高风险测试,测试过程中电芯始终不爆炸、不起火。其中,远景动力将GB 44240中针刺测试从“浅刺”升级为“贯穿”,高温外短电流提升至5倍,过充持续时间亦为现有标准中最长,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极限安全性能。
截至目前,远景动力储能专用电芯已累计出货超50GWh,通过全球200多项安全测试验证,获得中日美欧韩等权威机构认证,至今保持“0重大事故”的安全纪录。
当前,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系统调峰、电力保供压力不断增大,发展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客观需要。据国家能源局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消息,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从装机规模来看,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从调用情况来看,据电网公司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570小时,同比增加超过100小时,新型储能调节作用进一步发挥。
随着今年136号文推动储能全面入市,储能行业从“被动配套”走向“主动盈利”,能经受高频调用工况考验的储能产品将成为市场刚需。自2024年以来,阳光电源、比亚迪、华为、远景储能等数十家头部企业相继完成大规模火烧测试,提升行业安全标准已成为头部共识。
针对GB 44240的实施,业内普遍认为,储能安全将从"附加题"升级为"必答题",部分安全冗余不足的电芯厂商面临重新设计产品层级的挑战,加速低质产能出清,推动行业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高质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