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21日,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能源电子产业赛道选拔赛在广东肇庆高新区(大旺)举办。21日,经赛事选拔,共评选出一等奖7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4名,优秀奖27名。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能源电子产业头部企业与华工能源、肇庆学院等各具突破性技术的新兴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奖。
赛事聚焦为绿色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在8月20日举办的选拔赛启动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张强在致辞中指出,金砖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比重约40%,大力发展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金砖国家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张强表示,本届能源电子产业赛道聚焦光伏、新型储能等领域,正是要打通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与市场对接的全链条,让金砖智慧为全球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提供解决方案。肇庆高新区产业基础坚实、应用场景丰富、营商环境优越,是本次赛事落地的理想选择。
在8月21日举办的“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新型工业化”产业交流会暨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能源电子产业赛道选拔赛颁奖仪式上,肇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凯宏表示,肇庆高新区正以打造世界级储能电池生产集成及应用集群为目标,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未来,肇庆高新区将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战略,在新型储能领域上实现从少到多、从大到强的发展蓝图。
作为推动落实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务实举措,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于2020至2024年连续举办了五届。能源电子产业赛道旨在遴选适用于金砖国家能源转型的创新产品、应用及解决方案,交流创新观点和标准,进一步凝聚金砖国家共同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共识。
本次选拔赛自6月启动,吸引了来自金砖及“金砖+”国家企业、科研机构,涵盖光伏材料、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光伏制氢等前沿领域200多个意向参赛创新项目。68个参赛项目脱颖而出进入选拔赛。分别在光伏、储能、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三大赛场展开激烈角逐。
多家参赛企业已与金砖国家合作
经过九位专家评审,本次赛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7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4名,以及优秀奖27名。这些获奖项目源自光伏、储能及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三大赛场,涵盖了新能源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应用。颁奖仪式现场,多家参赛企业负责人分享了企业创新项目及与金砖国家合作的亮眼成果。
其中,肇庆高新区兴旺数据有限公司的“新能源云平台”已接入金砖国家120座光伏电站数据,通过AI算法优化能效15%;广东创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储能电池组装线,融合南非企业的精密制造技术,已出口巴西、印度;广东百汇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光伏组件复合材料,因加入印度合作伙伴的纳米涂层技术,耐候性提升40%,正批量应用于东南亚光伏电站。
“目前,创智产品已进入泰国、俄罗斯、印度等海外市场,2025年海外订单突破千万。”广东创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代表说。据介绍,创智智能自主研发的三维AI数字化智能涂装设备实现了国内高端汽车涂装生产线“零的突破”,可助力企业缩短车型切换时间,支持多车型混线生产,降低产线综合能耗,节约运营成本。
据介绍,在技术与海外市场结合方面,泰国某工厂通过引入该企业的模块化智能涂装单元,实现产能提升和VOCs排放下降;俄罗斯某汽车部件生产商通过该企业产品完成当地首条柔性涂装产线升级;印度某炊具企业通过接入该企业的设备运行数据库,工艺调整周期大大缩短。
“我们的储能系列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金砖合作潜力巨大。”广东迈科盛电子有限公司代表说,该公司于2022年12月在肇庆高新区注册成立,专注于逆变器电源、便携储能电源、电池充电器、汽车应急启动器、汽车电子产品等高端电子设备制造,目前产品已远销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据介绍,迈科盛研发的高安全、高性能储能技术,可匹配金砖国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需求。目前公司已在肇庆高新区建立了先进制造基地,并积极拓展金砖市场。
政产学研资源支持能源电子产业发展
作为赛事承办方,肇庆高新区一直致力于为能源电子产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据介绍,在本次大赛过程中,肇庆高新区通过创新实施“首席服务官”机制,为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全周期“一对一”精准服务,自项目签约、落地建设至投产运营,全程跟踪、高效协同,显著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成立区级审批验收一站式代办专班,有效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致力营造“成本更低、办事更快、服务更优、配套更全”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产业应用方面,肇庆高新区拥有“省级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平台优势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丰富应用场景,与赛事聚焦的光伏、新型储能等核心领域高度契合、精准对接。肇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为参赛项目提供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支持,并通过“孵化-培育-壮大-反哺”的良性循环,推动全球创新资源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
本次大赛几大分赛场中,还特别增设了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以下简称“科教创新走廊”)赛场,共23个参赛项目,分别来自肇庆市4所高校、13家企业,其中近半数已与肇庆高新区企业达成初步对接意向,展现出显著的技术转化效能与广阔的产业合作前景。
作为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以下简称“科教创新走廊”)龙头高校的肇庆学院,此次带来11个参赛项目,创新推出“先研发后付费”+“校(高校)企(企业)园(大学科技园)三方技术合同”的融合模式,正借助国际赛事平台,积极推动校内科技成果向外转化。
据了解,科教创新走廊是肇庆市科技创新的“龙骨”和“脊梁”。作为科教创新走廊建设的核心起点,肇庆高新区率先出台《加快推进高鼎端科教走廊与肇庆高新区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多元平台共建等举措,进一步促进肇庆高新区与科教创新走廊的深度合作。
未来,随着科教创新走廊与肇庆高新区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赛事搭台、产业唱戏、人才赋能”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增强。肇庆高新区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依托科教创新走廊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策源地”,同时通过“金砖赛事+产业场景+科教资源+政策杠杆”组合发力,推动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