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19日电(谈瑞、周子涵) 本周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盘整态势,但前期表现相对偏弱的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却展现出强劲后劲,新华出海电新指数周内实现超2%的补涨。其中,储能领域的基本面改善尤为显著,多家研究机构明确指出,当前国内外储能需求增长远超预期,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升的关键发展阶段。
从国内市场来看,政策落地与项目推进为储能需求注入强劲动力。一方面,12个GWh级大型单体储能项目完成采招,中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订单也顺利落地,两大标志性事件直接拉动市场活跃度。数据显示,今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成果丰硕,共计完成25.8GW/69.4GWh储能系统及含设备的EPC总承包招标工作,同时还有13.3GWh储能电芯与直流侧采招项目落地,为后续产能释放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储能系统价格下行进一步提升行业经济性。自《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发布后,国内储能需求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国金证券测算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风电、光伏平均弃光率分别为6.6%和5.7%,部分省份弃光率甚至超过10%;而当弃光率达到5.8%时,光伏电站配备储能的经济性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新能源配储的调用率与综合效益正持续提升。
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订单热潮推动国内储能企业满负荷生产。行业机构普遍反映,2025年海外储能市场需求持续爆发,对储能电芯、储能系统的采购需求大幅增长,国内头部储能企业生产线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部分企业甚至出现“订单排队等候,客户加价仍无法插队排单”的紧俏局面。
据行业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新获海外储能订单总规模就已突破160GWh,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20%。头部企业订单表现尤为突出:宁德时代上半年储能订单超48GWh,交付周期已排至2026年;海辰储能自今年3月起便进入满产状态,当前订单排期已延伸至年底,充分体现出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从驱动因素来看,海外不同地区的政策与市场需求特点共同推动储能需求激增,成为储能板块持续走强的核心动力。在美国市场,当前中国储能电池出口关税约为40.9%,且自2026年1月起,301关税将从7.5%上调至25%,届时总关税将升至58.4%,对等关税影响尚未明确。在此背景下,2025年美国市场开启储能“抢装潮”,直接拉动国内储能产品出口需求爆发。
欧洲市场则逐步突破发展瓶颈,过去制约工商业储能发展的监管框架不明确、电网费用及税收成本过高等问题,正随着补贴政策、税收减免措施的推进逐步化解,工商业储能装机需求呈现持续大幅提升态势。澳洲市场同样动作频频,通过联邦与州级政府的叠加补贴、前端折扣等消费刺激政策,预计到2030年前新增100万个家庭电池,有力推动分布式储能的普及与渗透。
在行业高景气度的支撑下,储能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也交出亮眼答卷,进一步印证行业发展势头。以阳光电源为例,公司上半年储能业务实现收入178.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7.78%,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40.89%,储能业务首次超越光伏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另一家企业科陆电子同样表现突出,上半年储能业务收入达12.82亿元,同比增长177.15%,储能板块已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值得关注的是,阳光电源作为新华出海电新指数的成份股,其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截至9月19日,公司年内股价已实现88.98%的涨幅,为指数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也从侧面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储能板块长期发展价值的认可。
指数方面,本周新华出海指数多数上涨,电新出海涨超2%。周内,市场出现板块轮动,前期热门赛道熄火后,资金转向估值修复的“反内卷”领域,叠加部分领域技术突破增强预期。部分指数权重股表现亮眼,万向钱潮本周涨超30%,宁德时代、卧龙电驱涨超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