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间,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三季报并举行业绩说明会。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达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这也意味着,宁德时代每日净赚约1.8亿元。
现金流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6.6亿元,同比增长19.6%。宁德时代方面称,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大,主要用于产能扩张与股权投资,净流出572.9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2.77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H股IPO募集资金到账。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公告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A股和H股股价表现亮眼。截至10月20日收盘,宁德时代A、H股齐收涨。其中,A股上涨2.33%,报366.5元/股;H股上涨1.25%,报528港元/股。
储能业务需求旺盛
在宁德时代三季度业绩解读会上,储能业务被密集提及,这一业务也已成为宁德时代重要发力点。
宁德时代的管理层介绍,今年三季度公司出货量大约在180GWh,其中储能约占20%,动力电池约占80%。“目前储能的出货受制于交付,今年产能利用率打得太满了。随着后续产能上来,交付会有进一步增长。产能会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得到逐渐缓解,交付不是最大问题。”宁德时代管理层透露。
目前,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正处于扩建阶段,其在山东济宁、广东瑞庆、江西宜春、福建厦门、青海、福建宁德等基地均有大幅扩产,仅山东济宁基地2026年的新增储能产能预计就将超过100GWh。
今年以来,储能市场增长已经十分可观。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246.4GWh,同比增长115.2%,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全球领跑,出货达到232.03GWh,同比增长118.4%。
从消息面上来看,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政策调整推动储能通过调峰、调频等服务实现盈利,给储能市场增长打开了空间。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储能相关文件出台后,各省也相继出台细则,国内储能市场迎来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产能饱和,正加速产能扩张力度,后续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国内储能产品出货情况将会改善。
商用车动力电池出货比例近20%
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方面还介绍了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水平。今年,宁德时代发布了麒麟电池、NP3.0技术及神行Pro电池等新产品和技术。据悉,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已成功通过新国标认证,目前正在与客户推进开发、落地,进展顺利。但对于关注度较高的固态电池,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并未过多提及,仅表示“交于时间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方面称新能源商用车相关业务增速明显,同样为公司带来了较大业务增量。
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正在打造重卡换电生态,加速重卡的电动化。公司商用动力电池出货快速增长、占比逐步提升,目前占总出货的比例接近20%。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11.3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80%。
宁德时代相关高管在会上表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到了经济性拐点,基础设施也达到了可以支撑新能源重卡大规模商用的情况,今年是新能源重卡元年,到2030年渗透率可能会超60%。
根据公开资料,宁德时代近年来持续扩大商用电池产能,产品已覆盖牵引车、矿卡、物流车等多场景,配套换电站运营规模居行业前列。宁德时代表示,下一步将联合整车厂、能源运营商完善换电标准与网络布局,目标在干线运输、港口、矿山等高能耗场景实现快速渗透,进一步巩固其在动力电池市场的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