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要做世界第一,还要做2.0版本的世界第一,即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第一。要让全世界尊重。”
11月20日下午,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闭幕式在深圳举办。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以十三分钟的演讲针砭时弊,指出锂电行业应加强颠覆式创新,并遏制“卷到海外”的现象,振聋发聩地表示中国锂电行业“不仅要做世界第一,更要让世界尊重。”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上海证券报王玉晴李子健摄
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实录:
2024年,锂电池年出货量就进入了TWh时代。还记得5年前,我预测2025年进入TWh时代,实际上还早了一年。
后TWh时代,中国锂电产业如何发展?我们面临着不少挑战。
行业里真正的创新还远远不够。很多企业有一些微创新,但更多的是只顾眼前,只想赚点快钱,或是陷入无底线的价格内卷,不愿意在研发和质量上下功夫。
我们唯一的出路是坚持长期主义,在下一个15年继续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我们要先认清这个行业的特性与属性,才能看清长期发展的正确路径。在这里,我从三个方面分享我的思考。
第一,锂电属于能源行业,要承担起能源转型的责任。
过去,大部分人认为锂电属于交通行业。现在,“能源消费电气化,电力供应清洁化”的大趋势带来了对电池的全面需求。上周在宜宾,我说新能源产业迈入了全域增量的时代。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电动商用车爆发式增长,电动飞机、电动船舶方兴未艾,更不用说数据中心、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也创造了新的需求。同时新能源比例也越来越高,带来了对储能的强劲需求。
储能是电网最友好的调节器。在各种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是8小时以下产品中最经济、最可靠的选择。
大家要坚定加大优质产能的投资,做好供需的衔接,不要再用低端产能浪费政府和投资者的资源。
新能源体系正在加速构建,现在我们应该换个角度,要从新能源的角度看未来的发电、传输、储能、负荷如何去实现。
第二点思考,锂电是科技行业,要用创新作为核心动力。
锂电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只有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才能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些人不理解,谁都可以做锂电,凭什么它是高科技?其实大家如果真正认识到锂电池内部,1安时电池正极有10亿个颗粒,负极有大概7亿个颗粒,每个颗粒的离子要从正极穿透到负极,由负极回到正极,来回衔接得好,不发生副反应,要畅通无阻,是很困难的。
所以,做锂电池很容易,做好锂电池很难。
锂电行业技术潜力非常大,但同质化严重,颠覆性创新还远远不够。
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如果行业都选择抄袭,那就不会有创新,行业就会失去活力,在国际竞争中被甩到后面。
我最近去韩国等国家跑了一圈,发现他们铆足了劲做创新,专注做很多颠覆性的创新。如果我们重复“扩大规模、再赚多一点”这样的模式,那么可能在以后的15年守不住中国锂电池产业的竞争优势,也守不住肩上能源转型的重任。
第三点思考,锂电又属于制造业,所以要有一定的合理利润预期,坚持长期稳健增长。
锂电是汇集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的制造业,其特点之一是不可能有过高的利润,尤其是在中国低价竞争环境下。但是锂电行业要有合理的利润预期,才能够追求长期的稳健增长。
要坚持高质量的就业,让普通员工实现技能成长和财富积累,享受行业的发展。
制造业注重质量和技术迭代。要做到长期可靠,就需要研究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管理和测试方法,保证锂电池能够在10年到20年周期里的品质表现。
同时,锂电行业重大的技术迭代不会超过5年,快的时候只有超过3年。产线折旧要贴合技术迭代周期。有的产线折旧长达十年,一旦技术更迭,老产线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新产品做不出来,只是短期财务好看,脱离了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最后我想说,从能源行业、科技行业以及制造业的三重角度来看,锂电都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不仅卷国内,还卷到国外。今年欧美和中东的一些主要市场,中国企业竞争尤为激烈,尤其在GWh级别的大项目上。部分企业直接在正常价格降价30%,承诺寿命增加50%。
中国锂电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是时候想一想怎么推进高质量发展。所以今天我站在这里,想跟大家说一句话,我也跟很多领导谈过:建立高度的行业自律,坚持长期主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建成一个不仅向上而且向善的锂电产业。
中国锂电产业不仅要做到世界第一,还要做到2.0版的世界第一,即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第一。要让全世界尊重。

曾毓群以“不仅要做世界第一,更要让世界尊重”作为演讲结语。上海证券报王玉晴李子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