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米奥会展发布公告称,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资料显示,米奥会展2019年登陆A股市场,被业界称为“会展第一股”。
公司表示,此次推进H股上市,是基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以求加快推进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优化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并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近日,米奥会展董事长潘建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内企业出海展览的核心痛点在于效率瓶颈。“语言不通会导致错失潜在商机;展会现场客户信息繁杂难以及时记录,粗放的客户管理会拖累后续转化;商务人员缺乏海外实战经验,海外商旅面临签证、交通等诸多不便。这些痛点交织在一起,严重制约了企业国际化拓展的效率与实际成效。”
为破解这一行业难题,潘建军表示,米奥会展通过数字化技术与“AI慧展”系统,颠覆传统展会“守株待兔”和三天展会“开盲盒”的范式,推动了会展业态创新。
米奥会展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米奥会展自研的“AI慧展”系统在匹配、翻译、记录等六个环节实现功能突破。其中,智能匹配引擎(AI慧搜)依托3000万级全球买家数据库及外贸数字化专利算法,为展商与采购商提供更精准的配对结果。此外,公司与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AI眼镜,集成行为感知与分析、多模态交互及数据闭环管理能力,融合“端侧AI+语音+数据”,整合AI慧译、AI慧记、AI慧写功能,打破了语言与信息处理壁垒,构建出无障碍跨境商贸场景。
“未来的会展行业,是数据与AI双轮驱动的行业。”潘建军表示,“作为国内会展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做这些不仅是为服务自身客户,更希望带动整个行业共同发展,形成更大的市场生态,最终让每一家出海企业都能真正‘懂交流、会沟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米奥会展加大了“AI慧展”方面的研发投入以及营销投入,并实施外贸帮扶纾困政策,业绩出现一定波动。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下降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4万元,同比下降61.84%。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21.5%;归母净利润5233万元,同比增长45.7%。
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营境外会展的策划、组织、推广及运营服务,聚焦国内企业与产业“走出去”,打造服务国内外贸企业层级的“自主产权、自主品牌、独立运营”的全球数字化展览自主服务平台,以及服务国内会展产业层级的“国内品牌展出海孵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