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A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截至中午收盘,三大指数均下跌,上证指数跌0.34%、深证成指跌0.29%、创业板指跌0.32%,全市逾2100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其中37家涨停。
行业板块中,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商业等医药板块开盘集体走高。个股中,康泰医学、振东制药、天目药业、易明医药等个股表现强势。

港股市场,医疗耗材概念板块、医疗设备与服务板块也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7月24日,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等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针对集采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了价差计算的“锚点”,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光大证券认为,这一调整将有效遏制恶性价格竞争,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此外,探索医保基金对集采和国谈药品耗材企业的直接结算,推动药企的回款周期从6个月努力缩短到30天以内,该举措将显著改善企业现金流,提升行业整体运营效率。
此外,国家药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批准创新药48个的全年数量。在研发管线方面,中国目前创新药的研发管线占到了全球的大约1/4,在临床试验上我们每年有大概3000个项目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居于世界前列。
而医药板块受到资金的青睐离不开行业基本面的支撑。7月24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药明生物发布上半年预盈公告,预计上半年利润及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相比于去年同期将分别增长约54%、约56%。CXO行业龙头业绩向好,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医药板块近期表现亮眼,A股与港股市场同步走强,主要受到三重利好因素提振:首先,基本面持续向好,2025年上半年头部药企核心产品线销售表现优异;其次,国际化进程提速,上半年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额达484亿美元,已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最后,行业盛会即将召开,世界肺癌大会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会议有望披露多项突破性临床数据,为板块注入新动能。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同于纯主题炒作,创新药国际化(ADC/GPL-1)、国产替代(高端器械)及医疗消费升级(减肥药、医美)仍是贯穿2025年至2026年的产业主线。
北京止于至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长期看医药板块主要投资逻辑为人口老龄化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22%,预计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的快速进程会给整个医药带来持续的增长机会;当前mRNA、基因编辑、新型免疫疗法等各种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带来层出不穷的新型药物,AI的发展预计也会加速新药的研发速度,从而带来巨大的机会。
此外,隋东认为,政策环境优化,医保支付体系改革深化、审评审批效率提升叠加医疗新基建投入,政策导向正从“成本控制”转向“创新驱动”。技术能级跃升,AI技术深度赋能药物研发,叠加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规模持续扩大,标志着中国医药产业正实现从“仿制追赶”到“创新引领”的战略转型。这些结构性因素共同构筑了医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