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0日,松原安全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长42.87%;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0.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26.63%。同时,公司推出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
业绩快速增长源于公司战略的全面升级与高效执行。公司确立了“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化经营”三大核心经营战略,并在市场开拓、技术研发、成本优化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同步推进,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奇瑞、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北汽福田、宇通客车、上汽、一汽、零跑、小鹏、江铃汽车以及合资品牌大众等客户共计90个新品研发项目,其中安全带项目42个,气囊项目30个,方向盘项目18个。这一系列新项目的获取不仅丰富了产品矩阵,也进一步优化了客户结构,为后续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深化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巩固差异化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气囊布的量产,OPW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而作为气囊系统核心的气体发生器自制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公司多维度推进降本增效:在采购端优化钢材、PCB等原材料成本;安全带事业部通过优化产线工序减少人力投入;气囊事业部将气袋由外采转为自制,并优化缝纫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方向盘事业部则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和优化发泡脱模剂工艺,有效压缩人工与材料成本,整体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全球化布局也取得实质性突破。马来西亚基地已于报告期内启动投产,设备安装调试及客户项目PPAP认证正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进入量产阶段。该基地首期引入7条智能装配线,覆盖安全带、锁扣、气囊及方向盘总成装配,采用全流程追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为匹配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公司持续加大产能建设。报告期内,巢湖一期基地各产线已逐步投入使用;临山基地作为安全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已完成整体智能工厂规划,目前处于基建阶段;叠加马来西亚基地的即将量产,公司正形成覆盖国内重点区域与海外市场的高效产能网络。
面对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带来的空间重构挑战,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被动安全产品。公司正在开发目前市场上尺寸最小的遮阳板气囊,以应对主驾折叠方向盘、多屏化座舱等趋势下传统气囊布置空间受限问题,预计2025年底完成预研开发,2026年实现量产。在远端气囊领域,公司已开发出单腔与双腔两种平台化产品,并创新应用“远端热固定技术”,有效压缩模块厚度,解决座椅内部空间布置难题,相关技术已获专利授权。首款远端气囊产品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多个项目将在2026年陆续投产。(沈振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