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田甜)8月25日晚,广联航空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26.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4.15万元,同比增长36.97%。
广联航空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以“海-陆-空-天”全空间装备体系为核心架构,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在多个关键领域展开积极探索与实践。
在海洋装备领域,广联航空深度聚焦无人船、无人潜航器领域,积极探索复合材料在船体结构、上层建筑等关键部位的创新应用,通过轻量化设计提升船舶性能、燃油效率,增强船体的耐腐蚀性与结构强度。此外,公司旗下广联航空装备(武汉)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无人舰艇整机结构平台研制工作,为提升水面及水下无人舰艇的结构性能与综合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在陆地业务方面,广联航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组建产业研究院,构建“高校科研+企业产业化”的协同创新模式。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科研优势与自身制造实力,借助先进的智能工厂体系,引入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工艺产线,实现航空航天装备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控。同时,公司对外输出智能工厂改造的全流程服务,推动科研成果向智能化工艺装备制造领域转化,形成以智能化工艺装备为基础、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业务格局,为多领域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空中业务拓展上,广联航空凭借在航空零件及部段生产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全力投入智能无人飞行器、特种无人飞行器的制造。旗下广联航空(自贡)有限公司、广联航空(珠海)有限公司作为无人装备核心制造主体,积极参与低空经济领域的生产任务。公司借鉴航空器的精密制造标准,结合低空飞行场景特点优化结构布局,采用轻量化、高强度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严格把控无人机机体的尺寸精度与结构强度,推动无人机与通航产业的跨界融合,在农林植保、物流运输、航空测绘、应急救援等场景中形成应用能力,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在航天领域,今年上半年,广联航空实现从“关键部件供应商”向“商业航天综合服务商”的横向延伸布局。公司构建起涵盖设计研发、精密加工、检测服务的一体化产业体系,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交付周期和产品性能。同时,公司进一步深化贮箱等运载火箭核心部件布局,提升在商业航天制造领域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产业竞争力。
广联航空表示,将以“海-陆-空-天”全空间装备体系为战略核心,以多域无人装备的研发制造为纽带,将国家政策红利转化为自身产业竞争力。同时,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为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