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雨瑶)2025年,国内金属钴价格一路狂飙,已从1月最低16.4万元/吨蹿升至8月底的26.5万元/吨,涨幅达60%以上。据生意社数据,截至9月9日,钴价格已突破27万元/吨,最新价格为27.08万元/吨,同比上涨60.14%。
2025年以来,消费电子换机潮与AI设备带电量提升的双重驱动下,钴酸锂正极材料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行业龙头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钨新能”)2025年上半年钴酸锂出货量达2.88万吨,同比增幅57%,全球市占率超50%,尽显行业领军地位。而这一需求热潮的背后,是钴资源供给端的持续紧张。据华泰证券观点,看好钴价在2025年至2027年迎来上行周期,2026至2027年钴价中枢有望在35万元/吨以上。
展望未来,消费电子持续升级、固态电池需求稳步释放,叠加端侧AI带来的增量市场,将为钴酸锂行业打开持续增长空间。而钴资源紧缺的延续,更将强化产业链龙头的竞争优势。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依托四氧化三钴全球领先市占率与上下游稳定协同效应有望在这一轮行业景气周期中持续领跑,推动钴酸锂产业链实现更高质量的协同增长。
供需紧平衡:刚果供给改革与需求爆发的共振
钴资源的供给侧变革成为影响产业链的关键变量。华泰证券进一步分析,从供给方面看,刚果(金)暂停钴产品出口,2025年钴供给端或大幅压减。刚果(金)政府在2025年2月22日宣布临时禁止钴产品出口4个月,并在6月再次宣布推迟出口禁令延迟3个月至9月22日。刚果(金)作为全球最大钴资源供给国,根据USGS数据,刚果(金)2024年钴供给占比高达75%以上,其禁止出口政策或对全球钴产品短期供给产生较大影响。
需求方面看,国内三元锂电渗透率或触底,3C消费景气度上行。据国际钴业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钴需求量大约22.2万吨,同比增长13.7%;据SMM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钴酸锂电池正极产量为6.07万吨,同比增长23%。展望未来,预计三元锂电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渗透率有望企稳回升;其他需求方面,消费电子有望迎来周期性修复,合金等传统需求或维持稳定。
产业链协同:技术迭代与格局优势的双重护城河
钴酸锂与四氧化三钴的紧密共生关系,让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愈发显著。上游龙头中伟股份深度受益于这一趋势:其四氧化三钴全球市占率已连续五年位居第一,2025年上半年继续以近30%的市占率领跑,且凭借3万吨四钴产能形成规模优势。通过优化四氧化三钴晶粒与疏松度,中伟股份的产品已获高电压领域头部客户认可,与下游正极企业形成技术协同闭环。
下游企业同样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链掌控力。厦钨新能凭借4万吨钴酸锂产能及NL结构等技术升级,进一步拉动高端四氧化三钴需求;而钴酸锂与四氧化三钴行业高度集中的格局,让龙头企业具备更强议价能力,既能实现钴原料涨价的下游顺价传递,又能依靠优秀的库存管理和采购能力获取钴价上涨带来的库存收益。这种“技术代差+格局优势”的双重护城河,使得头部企业在行业波动中持续保持盈利领先。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层面,中伟股份通过富氧侧吹冶炼技术实现钴的伴生回收,构建了金属元素循环利用基础,为产业链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与全球资源可持续趋势形成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