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对“阴阳价格”行为严肃核查处置。
此次新政直指“定点药店药品结算金额排名靠前”和“线上线下价格差异大”的药品,监管精度和力度空前。
对于刚刚从2024年关店潮中缓过神来的上市药店公司来说,这套政策组合拳无疑是对其商业模式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上市药店业绩承压,关店止血成行业常态
中国零售药店行业在2023年迎来巅峰后,2024年受到医保政策收紧的影响,进入关店潮。尽管一些头部药店上市公司在2025年半年报中显示出业绩企稳的迹象,但随着第四季度政策环境的变化,零售药店的经营风险再次显现,行业增速进一步放缓。
根据申万医药流通“线下药店”的细分行业分类,沪深两市共8家上市药店,分别为:漱玉平民(301017)、一心堂(002727)、健之佳(605266)、老百姓(603883)、大参林(603233)、益丰药房(603939)、华人健康(301408)、第一医药(600833)。

数据显示,零售药店主要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下滑至个位数甚至负增长,多家公司净利润显著下跌。其中,漱玉平民亏损2.05亿元,同比下降246%;一心堂、健之佳的净利润也大幅下降,分别同比下滑80.32%和69.13%。
进入2025年,行业整体表现更加疲软,多个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长时间保持的高增长势头或面临终结。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等公司均呈现负增长,特别是老百姓与一心堂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行业前景的担忧。

面对行业压力,连锁药店纷纷调整扩张策略,多数连锁药店开始减缓门店扩张,重点聚焦现有门店的优化与成本控制。
通过“瘦身”措施,许多企业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尝试通过关停亏损门店来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益丰药房关闭了1078家门店,大参林和一心堂分别关闭了733家和358家;2025年上半年,三家公司进一步关闭了272家、258家和241家门店。
益丰药房表示,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0.35%,主要原因系公司根据行业及经济发展状况及时做出策略性调整,关停了部分门店,并放缓新店拓展。
《财中社》注意到,主营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的国药一致(000028)也曾跻身“万店俱乐部”。然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大药房门店总数为6931家。公司表示,目前正着力优化门店布局,瘦身强体,通过“一店一策”提升门店经营质量。在亏损门店治理方面,加速“止血”关闭亏损门店。2025年上半年,国大药房直营门店闭店864家。
政策利剑直指药价乱象
国家医保局此次的新政并非孤立行动,而是一套精准打击药价乱象的组合拳。
在“阴阳价格”通知发布前的9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清单》,列出了50种易发生倒卖回流的药品。这些品种在各地药房频现无进货票据、销售混乱的现象。

监管的焦点特别集中在“集采非中选品种”上,这类药品未中选集采,甚至可能被踢出挂网采购名单,但按医保规定仍可在零售渠道享受医保报销。
由于这类品种定价权在企业手中,可能出现阴阳价格、线上低于线下等问题。例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在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售价达54.3元一盒,而一些网店售价仅15元左右。这类价格差异巨大的药品,正是医保局新政重点打击的对象。
另外,慢性病用药领域的类似问题同样典型:长期服用降压药的小沈告诉《财中社》,他常用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00mg),在实体药房购买时药房87.5元,买二减15元,单盒80元,而通过美团买药线上购买同规格药品,单盒仅需55元左右,价差幅度超30%。
《财中社》注意到,这款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也出现在国家医保局《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清单》中。

这种线上线下价格差异,暴露了定价机制不透明所带来的市场乱象,也与集采非中选品种的定价问题相呼应,进一步证明了新政规范药价的必要性。
商业模式面临重构,药店迎来精耕细作时代
零售药店通过“阴阳价格”以及高毛利的集采非中选品种来维持盈利,而医保局的新政直击这一软肋。随着“三进”(进零售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院)行动的推进,集采药品的线上线下价格统一,且配送服务费将另行计算,这意味着药店非集采药品的高毛利空间将大幅缩减。
在河北省严格执行“1.8倍规则”及“禁刷非挂网品种”政策后,非挂网品种的医保报销渠道已被切断,进一步加剧了药品价格的透明化。然而,并非所有省份都严格实施这一政策,政策执行的区域差异,仍可能影响整体效果。
尽管短期内行业面临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正在促使零售药店行业进入整合期。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药店数量环比净减少了约3000家,总数跌破70万家。这一趋势表明,行业内的竞争正在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精耕细作将取代跑马圈地。
随着“三进”行动在陕西、河南、山东、湖南、江西等地的推广,集采药品的线上与线下价格将逐步统一,药店依靠信息不对称赚取差价的模式或将走到尽头。“药店老的业务模式已经面临瓶颈,行业利润池达峰比预想中提前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