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H企业赴港上市浪潮中,背背佳母公司可孚医疗(301087)也选择“走出去”。
可孚医疗最新公告显示,为加快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公司海外业务拓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本次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可孚医疗表示,公司计划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关于本次H股上市的细节尚未确定。

资料显示,可孚医疗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个人健康管理企业,公司产品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五大领域。在主品牌“可孚”基础上,还包括康复领域“健耳听力”“吉芮医疗”和“背背佳”,美容修复领域“颜本舒”,以及专注呼吸领域的“氧立得”等品牌。
2024年年报显示,分产品来看,报告期内可孚医疗37%营业收入来自于康复辅具类产品,26.87%营业收入来自于医疗护理类产品,16.39%营业收入来自于健康监测类产品,8.95%营业收入来自于呼吸支持类产品,6.06%营业收入来自于中医理疗类及其他类产品,其他业务收入占比4.74%。
7月11日,可孚医疗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透露了去港股上市的背景原因。可孚医疗表示,首先,在政策层面,当前国家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港股上市符合政策导向,有利于公司国际化发展。其次,从市场环境来看,港股市场国际化程度高,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平台。最后,从公司战略角度出发,搭建H股平台是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公司海外业务拓展能力、优化跨境并购的资本运作效率,并有效增强全球品牌影响力,为国际化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AH股溢价收窄,通过港股融资对企业更具吸引力。此外,企业通过港股平台可对接全球资本、优化股东结构,并为跨境并购提供支付工具,助力国际化布局。
不过,目前来看,可孚医疗来自境外的营收占比非常小。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可孚医疗来自境外的营业收入约为5915.0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1.98%。彼时可孚医疗表示,公司海外业务尚处于培育阶段,目前已成功切入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市场。
可孚医疗在7月11日接受调研时提到,中长期看,国际化是公司重要战略方向,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公司不断完善海外业务布局。公司上半年已成功完成对上海华舟、喜曼拿两个项目的收购,有效补充了海外业务资源。
具体来看,上海华舟于今年1月并表。其成立于2002年,是压敏胶制品生产企业,核心产品包括基础耗材、高端敷料等,海外收入占比超过60%。可孚医疗表示,公司派遣了核心管理团队参与上海华舟管理,其原有团队仍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目前整合进展顺利。1—4月上海华舟业务表现良好,5月受关税影响出现波动,之后恢复正常。喜曼拿于今年6月底并表。其成立于1988年,是香港地区的医疗仪器以及健康与保健产品零售商及批发商。
可孚医疗表示,基于战略发展需要,未来公司海外并购将重点聚焦两个方向。一是能够补充产品线或提升技术水平的优质企业;二是具有成熟渠道网络或品牌影响力的标的。
拟发力海外市场背后,今年一季度,可孚医疗营收、净利出现双降。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可孚医疗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7.38亿元,同比下降8.59%;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9142.51万元,同比下降9.68%;对应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6852.25万元,同比下降25.34%。
截至7月11日收盘,可孚医疗报35.68元/股,总市值为74.6亿元。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可孚医疗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对方电话未有人接听。
北京商报记者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