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江南:中科江南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查看PDF原文

证券代码:301153 证券简称:中科江南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3-23
特定对象调研 □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媒体采访 □ 业绩说明会
类别 □ 新闻发布会 □ 路演活动
□ 现场参观 □ 电话会议
□ 其他:
国金证券李忠宇,国寿资产崔维、徐文武、郭嘉志、曹阳、孙玉姣、王
晓娟、闫立罡、肖志光。
参与单位名称 前海开源基金梁策,景顺长城基金董晗、陆哲皓,信达澳亚基金徐聪,及人员姓名 李琳达,鹏华基金柳黎、董威、王璐、孟昊。
大成基金于威业、魏庆国,安信基金沈明辉、何宇涵,招商基金尹苓,
长城基金储雯玉、刘疆。
时间 2023 年 7 月 26 日,7 月 27 日,7 月 28 日
地点 会议室、电话会议
公司接待人员 董事会秘书张驰
姓名
1、公司情况介绍。
中科江南成立于 2011 年 11 月,一直专注于财政信息化领域,于
2022 年 5 月 18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历经 10 年多的
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财政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国内少数几
家全国性的财政信息化建设服务商,是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库资金电
子支付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公司基于国库支付电子化相关技术、立足
财政信息化建设,向各级财政部门、金融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等客户
提供财政、财务、安全、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
支付电子化、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单位云服务和行业电子化
投资者关系活动 等。公司近年一直保持较高发展水平,从创业之初一直稳定发展的国 主要内容介绍 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业务到预算管理一体化、行业电子化等业务,构建
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发展格局。
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管理。这项制度是基于《预算法》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从 2001
年开始,将原直接拨付给预算单位的资金改为国库统一管理,依申请
支取,从制度上保证了国库资金的安全存放,也增加了国库资金孳息
收益,因此得到了广泛推广。公司进一步将国库集中支付纸质单据流
转流程通过信息化技术改造成为电子凭证流转,是以国库集中支付电
子化管理为核心、利用公司电子凭证库相关技术,为客户提供产品和
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具有高安全、高稳定、不可篡改等优势。国库集中支付全流程实行电子化管理,依据电子凭证进行业务处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一体化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支付款项时,由单位通过一体化系统提出申请,经校验审核后,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最终收款人。预算单位财政性资金支付信息依托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系统生成,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财政收支运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得到保障。公司十年来服务了财政部部本级、32 个省级、493 个地市级和 3588 个区县级财政单位,接近 27000 个银行网点。
3、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近期发展格局。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举措,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财政预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因此,需要围绕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目标要求,强化系统性思维,以标准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以统一预算管理规则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主要载体,将统一的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提高制度执行力和项目储备、预算编审、预算调整和调剂、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保证各级预算管理规范高效,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进程。公司依托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的核心优势,围绕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执行及决算的全流程,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提供“人、财、物”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及业务软件技术支持服务。
截至 2022 年,公司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覆盖了 14 个省级单位,
由此可以触达相应区域的各预算单位,为未来给预算单位继续提供财务云服务奠定基础。近期,相关部门对预算管理一体化提出了新标准与要求,拓展了业务规范覆盖范围,部分地方省份也相继开展二期建设,中科江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要求,巩固业务优势,不断进行服务与产品的优化升级、迭代更新、功能开拓,全力配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落地与升级。
4、行业电子化业务进展。
公司基于“电子凭证库”的研发积累和业务优势,逐步向其他行业和用户拓展,为公司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公司行业电子化业务截至2022 年底已开拓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商标电子印章管理项目、国家医保局医疗电子票据应用区块链平台及电子票据共享项目、湖北省银行端医保局医保基金业财一体化项目、湖南医疗保险基金财务一体化管理项目、会计行业电子证照、数字人民币在财政领域应用项目等,在商标、医保、会计、数字人民币等领域实现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为公司行业电子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5、数字人民币业务进展。
公司开拓了基于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等产品及服务,参与了江苏省部分试点地区的相关工作,参与了海南、山东、福建等省市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参与了广东省数字财政资金支付相关系统的建设。目前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用途以及不同对象的数字
人民币发放业务均可实现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处理完成,后续公司将根据各地相关政策积极配合推进,将持续探索财政智能合约方案,深化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
6、医保电子凭证业务进展。
答: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领域是中科江南核心的战略布局,自主掌握区块链技术及应用能力,深化探索和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数字财政、智慧医保等相关业务场景,对公司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公司2022 年起承建了国家医保局区块链平台及电子票据共享子系统项目,该项目基于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结合医保技术标准和业务管理要求,建设电子结算凭证应用和医保区块链中心。目前公司积极配合各省级部门进行试点,已经在部分省份生产环境开始部署,医疗电子凭证数据已经开始汇集。我们将继续按照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做好生产环境部署以及业务场景的开发,同时公司也在不断探究相关数据要素利用场景和方式,探索激活公共数据要素潜能,促进公共数据要素与相关行业应用场景充分融合,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为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赋能。
7、数据要素方面的进展。
答: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服务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公司在长期服务各级财政部门、医保部门、行政事业单位、金融企业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公共数据生产、归集、治理、加工、使用、共享和安全等经验,深度参与相关业务领域数据标准制订、数据管理体系、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公司认为数据要素作为基本生产要素之一,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所在,贯穿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在数据要素的发掘,加工,整理,流通等各领域均有很多业务场景和业务机会。例如,中科江南电子会计凭证入账项目是典型的数据要素归集、流通、使用的案例。原本独立的电子会计凭证通过一级平台的收集、二级平台的分发直至最终财务软件用户通过软件系统自动识别会计凭证,自动报销、自动入账,打破了原来入账凭证数据要素的流通隔
阂,简化了会计账务手续,节约了会计记账资源,并形成了会计数据管理体系和会计凭证安全体系。公司关注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动态及相关机遇,不断学习、领会和配合相关部门对数据要素的业务部署,在国家数据基础制度的指导下探索开展相关工作,积极开拓财政、电子凭证和医保等领域数据要素业务。
8、预算单位云服务业务进展。
公司预算单位云服务是面向预算单位客户市场提供包括财务数字化、票据电子化、内控一体化等云服务解决方案,公司最新募投项目“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升级研发项目”也将为预算单位云财务服务增加新的产品与服务模式。
9、电子凭证会计入账业务进展。
答:九部门共同发布了《开展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序扩大试点电子凭证的种类和开具范围,稳步扩大接收
端试点单位范围,进一步优化完善技术路线。电子凭证的种类、开
具、接收、解析、报销、入账、归档等各环节均进入深化试点阶段,
打通电子凭证全生命周期从而打通业财税全流程。
在现行会计入账模式下,电子凭证存在接收难、解析难、校验
难、报销难、入账难、归档难等问题,没有实现全流程标准化数字
化,实践中主要是打印或者扫描等手工入账,并需要多次人工校验,
难以实现全流程无纸化业务处理和自动入账等电子凭证的特点应用。
在电子凭证入账新模式下,通过“总对总”对接模式,从开具源
头对接电子凭证,可以采用一级分发平台分发、二级应用平台接收并
提供标准化数据接口,供各个业务系统调用并记录凭证状态,实现全
流程无纸化、标准化、自动化业务处理。
此项工作从国家战略看,完全契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数
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发展要求。中科江南作为财政财务领域
领先的解决方案服务商,参与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深化试点工
作。公司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被纳入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
点平台名单,同时还承担深化试点的服务保障工作。目前,公司按照
相关标准和要求,推动一级平台的建设,对接各出票部门,巩固和延
伸预算一体化的成果,建设政务财务服务平台,积极参与预算单位试
点客户的财务系统升级,目前试点客户反响较为积极。
10、公司在人员方面的规划。
公司贯彻人员复用、人尽其用的人才战略。公司注重人员规模及
增速,始终秉持按需招聘人才、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成本、费用与效
益的匹配。
附件清单 无
日期 2023 年 7 月 28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