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向来是市场投资者较为关心的事情。近期,三元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部分股份将于8月11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此次解除限售达9294.60万股,占总股本的45.94%,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聂在建持股,其中实际可上市流通股份为2267.19万股。
作为全球赤藓糖醇行业领军企业,三元生物近年业绩呈波动态势。同时,公司存在产品结构单一、依赖国际市场等问题,而美国商务部近期发布初裁结果称其适用450.64%反倾销税,进一步加剧经营挑战。
针对三元生物限售股面临解禁、海外市场布局策略等问题,8月7日,《华夏时报》记者多次拨打了三元生物年报上披露的董秘办电话,欲进行采访,但始终无法接通。随后,记者向年报披露的邮箱发送了一份采访邮件,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实控人部分持股解禁
近日,三元生物对外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部分股份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部分股份将于8月11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此次解除限售股份的数量为9294.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5.94%,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聂在建持有。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及股东承诺,其中实际可上市流通股份数量为2267.19万股,继续锁定的股份数量为7027.41万股。
而在巨额限售股即将解禁的背景下,公司其他股东的减持行为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其股份流通状况的关注。今年7月,三元生物对外发布了关于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公司股东鲁信资本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00万股。其中,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00万股,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00万股。
不过,面对股份解禁和股东减持带来的市场压力,三元生物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
去年7月,公司董事会就审议通过了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拟回购金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2025年7月9日,三元生物对外披露了这起回购的进展情况:截至2025年7月8日,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23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5%,最高成交价为30.9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23.51元/股,累计成交总金额约为6068万元。
海外市场或将承压
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秘书长吴高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限售股解禁窗口开启,大量此前受流通限制的股份将逐步进入二级市场,这一过程会显著增加股票供给总量。从市场流动性来看,短期内股票交易筹码的扩容有望提升市场活跃度,但也可能改变资金博弈的原有平衡。
他进一步分析,若解禁规模与个股当前市值比例较高,叠加部分股东的套现需求,股价很可能出现短期波动。其中,基本面较弱、缺乏业绩支撑的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差,估值泡沫可能被快速挤压,面临较大下跌压力;而质地优良、成长逻辑清晰的企业则可能展现更强韧性。
公开资料显示,三元生物是国内较早开始工业化生产赤藓糖醇的专业厂商,专注深耕赤藓糖醇产品十余年,先后攻克菌种选育、配方优化、发酵控制、结晶提取等多个环节的工艺难题,逐步成长为全球赤藓糖醇行业领导者之一。
从经营数据来看,三元生物近年业绩呈现一定波动性。W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75亿元、5亿元和7.13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1.64亿元、0.56亿元和1.05亿元。
此外,作为全球最大赤藓糖醇生产商,三元生物的基本面长期依赖国际市场,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70.70%。7月15日,三元生物收到美国商务部关于本次赤藓糖醇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适用450.64%的反倾销税。
三元生物表示,本次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对公司在美市场的销售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后续影响程度仍需结合调查进展及市场变化综合研判。根据美国商务部目前公布的反倾销调查程序,预计2025年11月23日将发布最终裁定结果。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值得一提的是,三元生物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2024年度公司赤藓糖醇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2.30%。三元生物在年报中坦言,若赤藓糖醇行业供需出现大波动,或者新产品研发推广没达到预期,业绩可能受影响。对此,公司计划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加快技术转化,拓展产品线、丰富种类,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Mysteel的统计数据,2021年赤藓糖醇的最高报价曾达到40000元/吨,随后逐步下滑。2023年上半年,赤藓糖醇的报价一度降至9500元/吨。2023年全年激烈的价格战显著影响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或转产其他产品,一些新进入者开始陆续退出。
到了2024年,随着过剩产能逐步出清和行业整合,赤藓糖醇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所缓解,但市场价格尚未显著回升,仍处于相对低位运行阶段。总体来看,目前,赤藓糖醇行业仍处于市场周期性波动的筑底阶段,虽然短期内产能过多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市场机制将迫使一部分企业关停或转产其他产品,使得那些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前,三元生物正处在“内外压力交织”的关键阶段,未来其能否成功应对多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有待时间和市场的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