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1 18:55:20 股吧网页版
华厦眼科业绩承压抛员工持股计划,大幅折价+低基数考核引争议
来源:财中社

K图 301267_0

  5月15日,有投资者在华厦眼科(301267)业绩说明会上提问“一季度增收不增利及股价低迷”问题。公司回应称,一季度净利润下滑源于白内障集采与医保改革冲击、扩张带来成本增加;将通过推进市值管理、强化医教研一体化等举措,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提振市场信心。

  《财中社》注意到,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之际,同步推出上市后首个员工持股计划。

  在净利润同比下滑35.63%、董事长苏庆灿被监视居住的背景下,公司试图通过大幅折价的股权激励“挽留人心”,但其低基数考核目标与潜在利润稀释风险,也招致争议。

  上市首次负增长与董事长风波

  《财中社》发现,2024年对华厦眼科而言是一个转折点:公司全年营收40.27亿元,同比微增0.35%;净利润4.29亿元,同比下滑35.63%;扣非净利润降幅更达38.29%,创下自2022年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分业务看,核心业务白内障项目营收同比下降11.56%,毛利率下降8.53个百分点至35.16%,主要受各省人工晶体集采政策冲击;屈光、视光业务虽保持增长,但毛利率同样下滑2-4个百分点。

  叠加销售费用率攀升至14.5%,管理费用(同增8.97%)、财务费用(同增75.26%)、研发费用(同增1.36%)齐升,公司归母净利率从2023年的16.59%降至10.64%。

  与此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苏庆灿自2023年12月起被上海市监察委员会留置,2024年6月虽解除留置,但仍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且未参与公司日常管理。

  上述背景下,华厦眼科股价持续承压,2024年全年跌幅超40%,2025年至今微弱回升1.16%,5月21日收盘报19.26元/股,总市值较历史巅峰时期蒸发360亿元。

  2023年,苏庆灿以255亿元身价跻身《胡润全球富豪榜》,其个人持有华厦眼科30.41%股份,如今持股市值缩水至49.19亿元。

  大幅折价+低基数考核

  面对业绩与治理双重危机,华厦眼科选择以员工持股计划“破局”。

  根据草案,公司拟以9.62元/股的价格向296名核心员工授予752.78万股,总规模约7242万元。激励对象包括副总经理张志勇及295名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其中张志勇获配70万股,占9.3%。

  股票来源为前期以17.99-30.93元/股回购的股份,累计成交总金额2.01亿元。《财中社》发现,以回购均价26.46元/股计算,折价幅度超过60%;即便按草案发布前一日收盘价18.98元/股,折让率仍近50%。

  计划设置2025-2027年三期解锁条件,以2024年为基数,要求营收或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10%、20%、30%(触发值为9%、18%、27%),达标后可按80%-100%比例解锁。华厦眼科称,此举旨在“稳固团队、吸引人才”,但市场质疑声不断。

  争议焦点首先指向考核目标的“宽松”。

  公司强调,上述“净利润”指扣非净利润。《财中社》据此计算,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4.09亿元,若2027年增长30%,则需要达到5.32亿元,仅与2022年水平相当。而2020-2023年,公司净利润年均增速达29%,即便在2024年低谷期,管理层仍预计白内障业务将随集采落地“企稳回升”。将2024年这一利润低点年份选定为考核基数,此类低基数设定或使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费用摊销可能进一步侵蚀利润。若持股计划于2025年6月完成,预计产生7046万元费用,未来三年按月分摊,计入相关费用和资本公积。

  华福证券测算,2025年归母净利润或降至5.21亿元,较此前预测值9.68亿元近乎腰斩。此外,公司近年频繁并购导致商誉增加。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商誉总额5.48亿元,同比增长217%。

  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短期或稳定人心,但长期增长仍需突破瓶颈:一是摆脱对政策敏感的白内障业务依赖,加快屈光、视光等高毛利业务创新;二是完善合规体系,重建投资者信心。若2025年业绩未能触底反弹,这场“自救行动”恐难阻股价进一步探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