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9 21:33:01 股吧网页版
联合减产三成,多家有机硅企业股价应声涨停
来源:界面新闻

  受行业联合减产消息刺激,有机硅板块走强。

  截至11月19日收盘,有机硅板块(BK0961)上涨1.25%。其中,远翔新材(301300.SZ)、东岳硅材(300821.SZ)、晨光新材(605399.SH)涨停,合盛硅业(603260.SH)收涨8.86%。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板块走强的背后,是一则行业重要会议的召开。

  据财联社11月18日消息,2025甲基氯硅烷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主办。因参会方多为行业公司实际控制人,该会议也被业内称为“有机硅实控人会议”,市场预期将在会上明确行业减产目标。

  界面新闻从一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处获悉,会议已初步确定有机硅行业整体开工率将下调30%,计划于12月初开始执行;同时将有机硅DMC价格目标设定在1.35万元/吨或以上,力争在半个月内达成。

  不过,具体执行细节仍有待进一步明确。隆众资讯有机硅分析师邢年瑞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主要疑问在于减产基准的界定,是在现有约70%的开工率基础上再减30%,还是基于总产能的30%进行削减。

  此外,联合减产的具体落实与监督措施尚未完全成型,各企业是否协同执行也存在不确定性。

  受减产预期推动,市场报价走强。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今日国内DMC市场均价为1.31万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00元/吨。行业会议结束后,多数单体厂已恢复报价,集中在1.3万-1.32万元/吨区间。

  卓创资讯指出,在12月联合减产预期的支撑下,厂家挺价意愿较强。然而,下游企业在根据最新成本核算报价后,其下游对当前价格接受度普遍较低,需求端的负反馈仍难以扭转。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近一周有机硅DMC累计涨幅约1700-2000元/吨。下游产品如107胶、生胶和硅油价格同步跟涨,近一周累计涨幅约在1700-2200元/吨。

  邢年瑞对界面新闻表示,若后续减产顺利落实,DMC价格达到1.35万元/吨的目标难度不大。

  他认为,此次联合减产如能有效执行,将推动行业从“以产代销”转向“以销定产”,有助于缓解长期恶性竞争与利润倒挂问题,逐步实现供需再平衡,对行业格局带来积极影响。

  有机硅是一类性能优异、形态多样、用途广泛的高性能新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兼具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优势,具备耐高低温、耐腐蚀、电气绝缘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器、新能源、汽车、化工等多个领域。

  因在与其它材料合成时能显著改善性能,业内常把有机硅比作“工业味精”。

  图片来源:上海有色网

  在有机硅产业链中,DMC(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是核心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终端产品,其市场动态往往反映整个行业的供需与价格走势。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全球约70%的有机硅DMC产能集中在中国,且行业持续向具备规模、技术、成本及产品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其中合盛硅业产能占比达26%,东岳硅材占比达10%;前五家龙头合计占比超60%。

  自2022年以来,受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有机硅市场出现阶段性错配的状态,产品价格经历大幅波动,目前仍处于历史较低区间。

  根据百川盈孚统计,2020年国内有机硅中间体产能为167.5万吨/年,到2024年已增长至344万吨/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71%。

  价格方面,有机硅DMC在2021年10月曾一度突破6万元/吨,创下历史高点而今年6月则跌破1.1万元/吨,触及历史新低,反映出行业低迷现状。

  受行业景气度影响,相关企业业绩普遍承压。

  今年前三季度,合盛硅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35%;归母净利润为-3.21亿元。东岳硅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76%;归母净利润为285.67万元,同比骤降96.78%。

  国信证券认为,该行业扩产高峰已过,供给格局趋向好转。研报显示,今年1月行业开工率为80.69%,开工率处于年内高点,随后行业开工率维持在70%左右;10月,有机硅开工率为70.08%。

  行业龙头合盛硅业对界面新闻表示,近期行业内关于促进有机硅市场健康发展的讨论,是“反内卷”的重要举措,有望通过行业自律行为扭转有机硅的价格,改善供需关系,行业发展由“量”转为“质”。

  该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会议决策,并认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离不开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对于近期价格走势,邢年瑞分析称,在12月初减产正式执行前,价格走势仍取决于下游的采购意愿。

  他表示,目前市场处于上下游博弈阶段,上游试图通过高位价格迫使下游刚性采购,而下游则观望上游是否会因库存压力而降价。因此,短期价格是否会稳中看涨,还需看下游的询单和成交情况。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