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1 06:27:41 股吧网页版
多重利好因素共振 脑机接口产业链投资机会凸显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刘英杰

  在政策大力支持、海内外技术不断突破的背景下,近年来脑机接口行业应用场景逐步清晰,愈发受到市场关注。Wind数据显示,万得脑机接口概念指数9月10日上涨0.32%,近期上涨趋势明显。指数成分股中,美好医疗大涨6.98%,昆仑万维上涨4.71%,创新医疗、赛诺医疗等跟涨。

  分析人士认为,脑机接口技术当前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之一。神经康复、运动功能重建有望成为首批走向产业化、商业化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应用场景,当前我国脑机接口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行业催化不断

  当地时间9月9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目前全球已有12个人植入Neuralink设备,累计使用设备2000天,使用时长超15000小时。据了解,该公司自2024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许可后,便开始对脑部植入物进行人体试验。

  国内方面,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装备领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日前,南京山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功能神经外科电生理记录和刺激设备”(明瞳)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脑机接口Ⅲ类医疗器械及国产首款侵入式深脑电生理记录与刺激设备。

  在脑机接口语言解码领域,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iBRAIN脑电联盟、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电大模型,已实现脑机接口中文解码临床突破,有望为因渐冻症、卒中等疾病导致失语的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

  政策面上,2024年初,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脑机接口列为重点推动的未来产业。随后,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编制发布了《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作为我国在脑机接口研究领域的首部伦理指引,这一指引明确,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应确保研究具有社会价值,应主要致力于修复型脑机接口技术,强调通过技术的发展服务公众的健康需求。

  2025年,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商业化落地前景可期

  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金洋表示,Neuralink掀起全球脑机接口研发热潮,海外脑机接口产业快速发展;国内上市公司持续推进脑机接口业务布局,各类技术应用百花齐放,商业化落地前景可期。

  “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国元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马云涛表示,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马云涛认为,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加速发展,产业政策日趋明晰,一些医疗机构、企业加速推进脑机接口的创新技术研发,产业链中上游的技术进步带来下游应用端不断突破,国内脑机接口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并向产业化目标迈进。

  在中泰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祝嘉琦看来,脑机接口应用场景广泛,医疗健康是核心市场。据Market·Research·Future预测,脑机接口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在2035年全球规模有望达65亿美元,较其他领域空间更大,目前主要涵盖肢体运动障碍诊疗、癫痫与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意识与认知障碍诊疗、精神疾病、感觉缺陷诊疗等五大类。

  祝嘉琦进一步表示,在当前的研究进展上,非侵入式因安全性高、易于普及,已有部分产品商业化,预计渗透率提升最快,其中康复类产品安全性高、适配人群广,近几年商业化有望加速;侵入式聚焦高精度、高价值领域,如癫痫、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感觉缺陷诊疗等领域具备更大空间。考虑到脑机接口目前处于商业化起步阶段,当前市场主要以主题投资为主,建议从以上两部分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