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海疆之上,一座座风电塔架如钢铁巨人般巍然屹立,叶片迎着海风昼夜不息地旋转。这些“钢铁巨人”稳定运行的背后,离不开一套强大润滑系统的有力支撑。
长期以来,风电润滑系统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际巨头垄断,制约着我国风电产业的自主发展。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发与技术攻坚,这一局面终于被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古智能”)打破。公司凭借“润滑+液压”双轮驱动战略,构建起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体系,成长为风电产业的“动力守护者”。
技术破壁
从突破到引领
根据国家能源局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同年,全国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0.1%。
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核心部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润滑系统作为保障机组稳定运行的“生命线”,其核心技术曾长期掌握在海外企业手中。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工程师出身的盘古智能董事长邵安仓带领研发团队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成功实现国产化突破。盘古智能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盘古智能的风机集中润滑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60%,连续多年稳居行业首位。
当前,风电机组正朝着大型化、深远海方向发展,传统润滑方案已难以满足新需求。“比如原来的双球轴承升级为三排柱轴承后,对设备的润滑要求提升了一大截,传统系统解决方案完全不适用。”邵安仓解释说。
为此,盘古智能聚焦风电机组核心痛点,加大对液压变桨、液压偏航技术的研发投入。其中,盘古智能首创的液压偏航系统能够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减速机损坏、齿断裂、异响等痛点,显著降低维护成本。
从构思方案到样品落地,经历了多年反复研发推演。液压偏航系统融合液压技术的强劲动力与电控技术的精准调控,通过高同步性和强过载保护能力,确保机组在极端风况下高效平稳运行,在风电大兆瓦机组中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2024年,公司液压系统销售收入达1.29亿元,同比增长83.82%,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过去三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突破7000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长。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16项发明专利和51项实用新型专利,形成覆盖集中润滑系统、液压系统、膜片联轴器、润滑油脂等多系列产品的技术矩阵和专利保护。同时,公司正积极拓展非风电领域市场,已将集中润滑系统、液压阀等核心产品的应用领域扩展至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盾构机等多个行业领域。
“‘盘古智能(上海)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并逐步投入使用。先进研发设备与实验平台的陆续投入使用,为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开展前沿技术攻关提供了优越条件,有力提升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地位。”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联动协同
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主机厂都在走出去,盘古智能必须跟着客户‘出海’,把产业链带向全球。”邵安仓向记者表示,公司国际化战略十分清晰。
公司在国际市场采取主动出击策略,先后亮相欧洲(德国)汉堡国际风能展、美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法国巴黎工程机械展览会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际展会,通过前沿技术展示、与同行深度交流,公司的创新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获得业界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
“今年4月份,在德国宝马展上,我注意到国内众多主机厂家的身影随处可见,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系统集成商的身影却寥寥无几。”这一现象让邵安仓深切感受到,中国液压件,尤其是液压系统要真正走向国际舞台,仍需经历一段漫长的探索与跋涉。“国内相关企业最关键的是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打磨产品,坚守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唯有如此,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
随着风电行业全球化布局加速,盘古智能以“客户在哪,服务就在哪”为原则,在德国、泰国等地设立全资子公司,构建起服务全球的营销网络。2024年,公司海外销售额达7505万元,同比增长52.56%,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15.59%。
在生产环节,生产基地的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2024年公司启动建设的泰国生产基地,将承担海外部分地区的生产交付任务,与国内基地形成互补。
“泰国基地靠近客户项目现场,能实现订单快速响应,降低物流成本。”公司海外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投产后,海外客户的交货周期将大幅缩短,响应速度也显著提升。
跟随客户“出海”的策略让盘古智能实现全球化的“精准卡位”。国内风电主机厂金风科技、三一重能等加速海外布局时,盘古智能同步推进配套服务,形成“客户拓展—需求对接—本地化服务”的联动机制。
双向赋能
零缺陷文化+绿色转型
“风电设备价值高、运维成本大,产品出问题的处理成本是货物价值的数倍以上。”盘古智能技术总监齐宝春表示,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深入公司的骨髓。
“‘零缺陷’不是口号,而是贯穿研发、生产、服务全流程的质量文化,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成为公司从价格战突围到引领价值战的核心底气。”齐宝春表示。
质量管控体系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在生产环节,公司对原材料进行严苛筛选,关键元器件如泵芯、分配器等实现自研自制,从源头保障质量;研发设计阶段,公司对产品的使用环境等关键参数反复进行模拟测试;同时公司配置专业检验检测设备,对产品精度、性能等指标进行严格管控。盘古智能研发制造的样品验证周期长达数月甚至数年,通过高低温、振动、盐雾等极端环境测试,确保了产品在风电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内稳定运行。
与主机厂定制化合作,进一步强化质量协同。盘古智能与金风科技、三一重能等头部企业建立联合研发机制,深入了解机组运行场景,共同优化润滑与液压系统方案。“客户最清楚设备在实际工况中的表现,我们把他们的经验融入产品设计,比如针对海上风电的防腐蚀要求,在产品表面处理工艺上增加防护,故障率大幅降低。”齐宝春进一步表示,这种“主机厂+零部件企业”的协同模式,让产品适配性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
如果说“零缺陷文化”为盘古智能构建了坚实的品质根基与核心竞争力底座,那么绿色转型成为盘古智能价值创造的新维度。公司已建成“绿色工厂”,实现用电用水实时监控,并通过光伏屋顶项目发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在风电行业追求全生命周期低碳的趋势下,公司从生产端到产品端的绿色改造,不仅响应“双碳”政策,更成为吸引海外客户的重要亮点。
上市两年来,盘古智能以“长跑者”的姿态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投入。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尽管净利润规模有所下滑,但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新产品矩阵的不断完善。
“上市让资金更充沛,但压力也更大,我们必须把产品做好,拓展更多领域。”邵安仓表示,“未来,盘古智能将持续聚焦润滑与液压系统主业,深化双技术平台协同,通过全球服务网络布局与数字化建设,向‘成为世界一流的润滑与液压系统制造商’的愿景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