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9 16:49:11 股吧网页版
客户高度集中、股东频套现,上半年营增利降的星宸科技赴港补血
来源:财中社

K图 301536_0

  星宸科技(301536)2024年3月28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仅一年半后,于2025年9月26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打造“A+H”双平台。公司称此举意在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全球品牌与竞争力。

  但实际上,“全球最大视觉AI SoC供应商”的光环,并没有掩盖公司财务与治理层面的阴影。资本运作激进、盈利质量承压、客户结构单一与治理争议,是公司无法回避的风险。

  募资缩水与股东密集减持

  星宸科技的资本运作之路显得急切而矛盾。2024年3月,星宸科技在创业板上市时原计划募资约30.46亿元,但最终实际募资仅6.81亿元,“缩水”近八成,这也体现出一级市场对其估值和前景的谨慎态度。然而,在A股市场上市不足两年便急于开启港股征程,其背后的融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另外,《财中社》发现,在向港股递表前,公司老股东出现密集减持行为:2025年5月,Minos International Limited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合计套现约3.8亿元;同期,昆桥资本与昆宸投资亦通过大宗与竞价交易合计减持471万股,价格区间约59-60元/股。现有股东连续减持的操作,无疑给市场信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节奏来看,星宸科技在A股上市时就已出现一些问题,自申报到A股上市用时约640天,较行业同期平均水平要长。公司在问询阶段被重点要求补充说明是否符合创业板发行条件、募投项目审批完备性等事项,信息披露质量与审核通过“颗粒度”一度承压。

  营增利降,毛利率下滑

  从财务报表来看,《财中社》发现,星宸科技的业绩表现较为复杂。2025年上半年,星宸科技实现营收14.02亿元,同比增长18.57%,但净利润仅为1.20亿元,同比下滑7.47%,出现了“营增利降”的现象。分业务来看,智能安防占比65.7%、智能物联(AIoT)占比23.4%、智能车载占比10.9%,虽然从量来看,智能安防仍然占大头,但从趋势来看,正在从“安防”向“AIoT/车载”分流。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毛利率曲线,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0.6%、35.2%、36%、33.1%。虽然2024年较2023年有所回升,但2025年上半年再次回落至33.1%,且是报告期最低,安防、AIoT、车载等分业务毛利率同样承压。公司亦在H股招股书中提示,受行业周期、成本与售价传导限制、产品组合波动等影响,毛利率与经营性现金流存在波动,2023年,公司总收入曾因半导体行业整体低迷而下滑14.66%。

  客户集中度高,关联关系错综复杂

  星宸科技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经销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92.4%、90.1%、90.5%、93.6%,第一大客户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49.2%、39.1%、37.5%、38.1%,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86.5%、86.9%、82.9%、88.7%。对头部客户的依赖意味着,一旦头部经销商去库存、调整采购策略或融资链条吃紧,公司的业绩稳定性将遭遇较大挑战。

  此外,更受关注的是关联交易与穿透问题。A股招股书中披露,在公司2019-2021年的客户体系中,香港北高智科技及其关联方一直是公司的主要客户,而北高智关联方深圳市北高智电子有限公司的实控人范理南,则通过多层持股间接持有星宸科技股份。具体来说,其持有深圳市芯跑一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4.8%股权,深圳市芯跑一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南京创熠芯跑一号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0%股权,而这家公司又持有星宸科技1.76%的股权。另外,公司董事长林永育通过香港星辉间接持有客户深圳市拔超科技以及供应商高拓讯达的股权。

  这种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安排引发了监管和市场对于业务独立性和公允性的担忧,公司在深交所问询阶段,也对经销和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了回应。

  外延并购与产业投资提速

  在主营业务业绩并不稳定的情况下,星宸科技开始加速“感知+计算+连接”的业务拓展。

  2025年8月,星宸科技以2.14亿元现金收购上海富芮坤53.3%股权,富芮坤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5875万元、2024年全年略有亏损,此次交易对应的全股权估值约4.1亿元。9月,公司又以产业资本身份参投SPAD/dToF与微光成像芯片公司北极芯微超亿元A轮,北极芯微主营SPAD技术,专注于dToF深度传感和PCI微光成像芯片,有望与星宸在车载/AIoT方向形成组合拳。

  这一系列投资活动显示了星宸科技扩大AIoT领域布局和技术前沿的决心,但也增加了资金需求,成为其赴港融资的重要原因。截至2025年6月30日,星宸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6亿元,在连续并购和高研发投入的消耗下,赴港“补血”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事实上,星宸科技面临的不仅是财务上的挑战,更是战略定位的考验。在视觉AI SoC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技术迭代迅速,全球参与者众多。而星宸科技能否借助港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突破当前的成长瓶颈,仍需市场检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