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26日电企业上市动态,是透视区域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更是观察“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逻辑的“显微镜”。在本周,长三角三家企业密集上市,尤为值得聚焦——它们分别扎根于铝合金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整车制造等汽车产业链从核心部件到终端产品的关键环节,生动印证了长三角在产业布局中“各扬所长、错位发展” 的独特优势,成为区域产业协同生态的鲜活注脚。
9月23日,上海友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升铝业”)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友升铝业是国内轻量化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头部企业,客户包括特斯拉、宁德时代、赛力斯、海斯坦普与蔚来汽车等,2024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当天,公司股价上涨71%,首日收盘时市值达到153亿元。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以铝代钢”的发展趋势下,后续铝合金类汽车零部件的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随着友升铝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上海市青浦区上市企业总数扩容至38家,这是该区2025年以来第二家成功上市的企业。在今年3月3日,同样扎根青浦、聚焦汽车产业链的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9月25日,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动力”)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该公司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领军企业,客户涵盖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相当于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承担着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功能。根据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渗透率将达50%左右——以联合动力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企业正在迎来机遇。随着联合动力上市,今年苏州已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2家,其中境内A股7家,新增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苏州累计上市公司达到277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225家、位居全国第五,资本市场的“苏州板块”正不断壮大。
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在港交所上市。此次上市以30.75港元/股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约合83.76亿元人民币,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奇瑞公司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9.4%,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乘用车公司。随着奇瑞汽车上市,芜湖上市公司总数达31家,其中境内21家、境外10家,总量居安徽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企业在依托资本市场扩能升级的同时,均开启了全球化发展布局,加速从“本土企业”向“全球玩家”的蜕变。
友升股份以“全球汽车工业顶级供应商”为发展目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如在美洲加快推进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在欧洲保加利亚设立泽升欧洲。截至2024年末,墨西哥一期生产基地已正式投产。
联合动力的匈牙利工厂于2022年开始建设、2024年底动工,主要面向欧洲新能源汽车客户;2024年7月10日,其泰国工厂开始量产,可助力国内客户出海与服务东南亚本地客户。此外,联合动力还在德国、匈牙利、泰国、澳大利亚、印尼及巴西六国设立了服务中心,并正加速推进在卡塔尔、北美及印度的服务中心筹建工作,以快速响应客户的售后需求。
全球化则是奇瑞汽车最为突出的优势之一——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商之一。自2003年起,奇瑞汽车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2024年,奇瑞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的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的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