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从通渭县走出的企业家陈耀祥捧得“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这名17年来带领企业扎根西部、教农稼穑、投身“三农”、助力脱贫攻坚的民营企业家的至高肯定,也是对他带领的中天企业这支队伍6000多个日日夜夜的不懈付出给予的最高褒奖。
正如陈耀祥所说,这份荣誉激励着自己,他必须要带着过去的这种勤奋,过去的这种思考和初心,带着千家万户不停歇地再往前走,方向不能偏,脚步也不能慢。
从2004年在定西市陇西县创办企业,到2020年中天羊业的年屠宰精深加工肉羊达到300万只的规模,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羊加工企业,名副其实的中国“羊老大”,这得益于企业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超前布局和稳步发展,也得益于陈耀祥这位出生农村、情系“三农”企业家的初心和坚守。农村长大,学农出身的陈耀祥将人生锁定“三农”,再也没有转换过频道。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的甘肃,在过去的8年间,通过培育“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全省肉羊存栏量上升到2500万只,年出栏量上升到1620万只,甘肃肉羊存栏量已经从全国排名第7位上升至全国第3位。种种数据表明,甘肃已经成为全国优质肉羊的供应基地,迈入“羊业大省”行列。
而定西作为全国、全省脱贫攻坚主阵地,市委、市政府基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提出打造“中国西部草都”目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草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狠抓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持之以恒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草畜一体化循环发展的路子,为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定西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市草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产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20年底,全市羊饲养量达到300万只,出栏140万只。羊产业在草牧业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4年,陈耀祥在陇西县注册成立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优质肉羊品种改良、繁育、推广,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和清真肉食品精深加工等业务,陇西县公司所在地也成为最早承担企业培训的基地。来自中天羊业的一组数据显示,过去3年里,公司培训合作的县区有50个,落地扶贫项目的县区有23个,投放种羊7万多只,带动170个合作社、75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十七年漫漫征途,中天羊业也从定西这个基点出发,探索出在全省发展羊产业被重点推广的“中天模式”,成为推动全市乃至全省羊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中天模式”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前期技术培训、中期投种回收、后期加工销售”的模式,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金融部门和社会力量,灵活多变地拓展养殖融资渠道,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机衔接,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决战脱贫攻坚的8年,是中天羊业发展最为迅速的8年。政策东风劲吹下,甘肃确定产业扶贫主攻“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引领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中天模式”,通过养羊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