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临近 理财“营销战”开打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徐潇潇)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长假理财”的营销战已全面打响。
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推出假期理财攻略,以“9天收益”“14天连享”等宣传话术吸引投资者关注,争抢节前闲置资金。
根据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布的购买时间指引,投资者要想在假期期间资金不闲置并获得收益,需提前完成资金布局。
例如,华夏理财于9月26日在公众号提示,投资者若在9月29日交易截止前买入现金管理类产品,或在9月30日前买入其他理财产品,即可在假期享受收益(募集期产品除外)。
工银理财早在9月25日便发布“节前理财攻略”,主推现金管理和开放式理财产品,并提醒客户最晚于9月29日完成申购,以便在9月30日确认份额,进而享有从9月30日至10月8日的假期收益。
招银理财则于9月24日建议投资者提前配置现金类及短债类产品,实现“人闲钱不闲”。具体来看,若在9月29日24:00前买入其24小时营业现金理财,可多享9天收益;若在9月24日24:00前买入,则可享受长达14天的收益周期。对于短债产品,9月30日17:00前买入可享假期收益,而提前至9月24日17:00前买入同样可获得14天收益。
此外,平安理财、民生理财、杭银理财、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也相继推出类似方案,主打“节前买入、假期生息”的短期理财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投资者的假日理财选择。
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节前往往是资金相对充裕的时期,如企业奖金发放、账款回笼等,催生了短期理财需求。这一时点也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拓展客户、推广产品的重要窗口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