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流行进厂游玩。”在山东,游客们沿着1500米的之字型长廊,沉浸式体验东阿阿胶的生产加工;在浙江,青少年们围观的深蓝色水箱中,申昊科技水下机器人正模拟深水环境的作业;在江苏,南钢“工业大脑”实时展现每一座炼钢炉的冶炼数据,引人啧啧称奇……
中国制造业已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发展优势。近年来,“中国制造”不断化身风景线,汽车、食品、装备、美妆等领域纷纷涌现热门打卡地,这其中,上市公司的工业游、科技游项目独当一面。
记者发现,上市公司的工业科技旅游项目历久弥新,近年来正向资产盘活、流量转化、ESG实践、商业模式创新等更深层次探索价值。受访专家表示,工业科技旅游要更重视以体验需求为导向,重视交互式呈现;同时,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严守产业安全底线,保证参观秩序和生产研发秩序“两手抓”。
工业旅游风潮劲吹
来到“杭州科技旅游十景”之一的申昊科技工业机器人实验场,记者看到,两拨由青少年组成的研学团正和阶梯上陈列的各式机器人合影。身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暑期以来,几乎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人次的研学团,青少年对机器人和“中国智造”的兴趣空前高涨。
近年来,在山川湖海和古镇庙宇之外,工厂、车间、产业园区等制造业场景已成为游客的新宠,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的浪潮席卷各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城乡统筹与共同富裕专委会特约研究员李萌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于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大自然馈赠的山水景观,工业、科技旅游资源集中展现了当代人类的智慧结晶与前沿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近年来,旅游版图已出现与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并立的第三类资源,即体现时代性与未来感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空间,包括产业园区、生产厂区及科技产品等。
坐拥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和最丰富的科技产品,上市公司正引领着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在福瑞达旗下的化妆品“透明工厂”,由几十名儿童组成的研学团正身着统一的“白大褂”,趴在玻璃上目不转睛地观看面膜生产流程……今年暑假,这座启用不到一年的工业旅游研学基地几乎每天都热火朝天。
“今年暑期以来,我们的世界美妆科技馆共接待参观人群150多批次,近5000人,比平时客流大幅增长。”该馆的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随着科技馆的外宾越来越多,近日馆内正录制并依次上线工业旅游英语讲解词,工业旅游项目升级和销售展厅升级也列上了日程。
福瑞达生物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高春明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推出的美妆工业旅游项目,旨在推动美妆文化与科学普及,探索美妆消费新业态。一方面,通过国内首个美妆主题科技馆和行业首个透明工厂的“双IP”核心载体,展现我国美妆行业发展的高水准;另一方面,通过浏览、科普教育、沉浸体验、互动研学等形式,激发公众对于美妆未来科技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公司力争工业旅游项目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成为山东美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口。
在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内,宝钢工业创享园作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容纳着工业文明的万象:这里既有钢铁二次利用而成的艺术雕塑,也有穿越到上世纪的复古厂区景观,更有支援“鸟巢”等重大项目建设的热轧黄金产线。
宝钢工业创享园负责人黄莉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钢股份宝山基地作为钢铁智造全流程生产基地,拥有高炉、热轧黄金产线、黑灯工厂、历史陈列馆、哨兵动物园等大型工业设备及人文休闲设施。创享园设计了针对不同客群的游览路线,包括红色经典游线、科普研学游线、亲子休闲游线等。
“创享园的核心景点是奔腾热轧2050生产线,即热轧黄金产线。不过,该产线温度较高,为安全起见夏季实行减量参观。”黄莉莉表示,“暑期我们主要接待复旦、交大等院校及企业参访团队,并推出一系列与工业科技相关的活动,如‘钢铁之芯探索油气钻采的研发之路’等。”
工业风景线反哺主营业务
作为科技创新实践的主体,上市公司天然具有开展工业旅游的基因。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海尔等上市企业就推出生产线游览等活动,开创了中国上市公司工业旅游的先河。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科技成果井喷,为工业旅游构筑了良好的基础。《“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在此期间,上市公司拓展工业旅游也从追求经济效益、品牌传播等,转向了资产盘活、流量转化、ESG实践、商业模式探索等更深层次的价值。
黄莉莉表示,宝钢是最早探索工业旅游的企业之一,工业旅游项目可以追溯到1997年。目前,宝钢工业创享园由宝地资产负责专业化运营。近年来,在宝地资产的推动下,宝钢工业旅游秉持着市场化运营模式,与外部企业有良好的协同,和各大高校、企业事业单位、旅行社等密切合作。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扩大主营业务的影响力,还能从一定程度上赋能主业。
就美妆行业而言,市场竞争的焦点已从成分、产品转向了产业链和生态,而工业旅游无疑是展现品牌生态竞争力的一大突破口。高春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已达到万亿级,国产化妆品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超过国外品牌,预示着国产品牌正在迎来崛起的新周期。头部企业的竞争,也从单一的成分竞争、产品竞争,转向了产业生态能力竞争。
“福瑞达打造世界美妆科技馆,建设行业领先的透明工厂,并以此为载体启动美妆工业旅游,旨在强化企业产业生态建设能力。”高春明强调,公司美妆工业旅游业务得到了文旅、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多家旅行机构、企业大客户达成战略合作,逐步提升获客规模与服务能力,构建起“工业旅游+私域营销”闭环。
此外,工业旅游对福瑞达主营业务的拉动效果也十分明显。据介绍,消费者通过工业旅游实地打卡,产生大量UGC内容(用户生成内容)并形成良好口碑,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复购率。
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工业游、科技游蔚然成风,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业创新发展双双注入了新活力。然而,这一新兴业态尚处发展早期,如何平衡生产和旅游的关系、如何提升游客体验、如何让工业游更好助力核心业务等,仍待上市公司于实践中不断打磨。
李萌表示,当前工业旅游在内容呈现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例如,拓展工业制造硬核成果的展览广度与深度;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增加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及创新企业的开放范围。
“不容忽视的是,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既要满足公众对前沿科技的了解需求,又要严守产业安全红线;既要保障参观体验,又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研发秩序。”李萌说,建议对已积累的科技创新与工业发展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科学评估,厘清哪些适合转化为旅游项目并纳入线路与参观序列,哪些不宜对公众开放。此外,要以旅游者的认知规律与体验需求为导向,对场所、景观、资源进行场景化、交互式呈现,真正实现“可看、可感、可互动”。
黄莉莉坦言:“工业技术是我们的强项。在工业生产为主导的体制下开展文旅运营,我们与其他同行相比,在制度、流程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公司正通过积极探索机制体制创新,力求打破发展壁垒。”
在高春明看来,美妆工业旅游不仅是企业展示科技实力和文化自信的窗口,更是连接消费者、提升品牌黏性的战略性举措。不过,公司布局该业态才刚刚起步,软硬件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们将更加注意兼顾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在产业园规划中做好景观建设与游客体验的协调,同时保证生产和参访的井然有序,并考虑加大引入AI、元宇宙等技术。”高春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