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正式公布了我国首批领航级智能工厂培育名单,15家企业的智能工厂入选,涉及装备制造、原材料、电子信息、消费品等多个行业。其中,上海有两个项目入选,分别是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的“高端绿色硅钢预测式制造智能工厂”和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的“高可靠规模化宇航产品全流程链动智能工厂”。
领航级智能工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中探索培育的最高层级。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领航级智能工厂由所在地区或所属中央企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推荐,在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建设工作。
据了解,培育行动对领航级智能工厂有AI等数智技术应用的明确要求。领航级智能工厂需要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与制造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装备、工艺、软件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突破,推动研发范式、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等创新,探索未来制造模式,带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
例如,“高端绿色硅钢预测式制造智能工厂”就是宝钢近年来AI实践的主要项目。2024年,宝钢提出全面推进AI战略,发布钢铁行业大模型,并应用至生产制造的AI预测。与传统订单驱动的被动生产不同,该模式通过“数据+AI”融合历史订单、专家经验与下游行业趋势,构建精准用户画像模型,预判潜在需求并形成“预订单”,提前完成资源配置与生产布局。
据宝钢介绍,预测式领航级智能工厂建设已取得成效。在研发环节,借助AI算法替代“专家经验+人工试错”模式,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研发实验量减少一半,预测精度超95%。在生产现场,高炉炉温预测大模型、机器视觉质量检测等AI应用全面落地,跨工序一体化排程模型使日排程效率提升70%,瓶颈工序切换次数下降30%。在工厂层面,宝钢已建成宝联登全栈式数智技术平台与数字孪生管控系统,使生产异常处置效率提升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