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由山西省委金融办指导,中信证券、中信银行承办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策略会召开。会议聚焦市值管理、并购重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大类资产配置等多项热点议题展开研讨,贡献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智慧。
市值管理作为连接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的桥梁,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之一,则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应对外部挑战的关键手段。在当前资本市场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规范、高效地运用这两大工具,把握政策红利,应对市场挑战?
山西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潘跃飞在发言中表示,山西正以“转型决心、开放诚意、共赢胸怀”打造金融生态高地,希望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山西经济转型,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信证券投行委委员、债务融资业务负责人王超男表示,中信证券将持续依托集团协同优势,重点服务山西存量资产盘活与绿色金融领域,并通过ABS、REITs等工具激活国有资产,为山西转型注入金融动能。
中信证券研究部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于翔表示,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内涵在于改善上市公司经营质量,提升投资者回报,因而分红、回购、增持等股利政策成为央国企市值管理的主要路径选择。此外,于翔认为央国企的“加减乘除”资本运作与并购重组行为有助于企业提升资产质量、实现转型发展,而长期层面的企业治理与内部激励同样值得重视。
中信证券投行并购业务线执行总经理刘霖林以“从并购重组到价值跃迁”为题,系统解析当前中国并购重组的政策环境与市场趋势。她指出,并购重组是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核心在于“创造预期、实现预期”,推动企业价值释放。自2024年“并购六条”出台以来,监管层鼓励科创与产业协同,放宽未盈利资产并购限制,提升估值包容度,支持私募与外资参与,A股市场化并购活跃,装备制造、TMT与能源化工为重点行业。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的开局衔接关键节点,国内政策聚焦“精准施策”,在明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通过地方债务置换、消费提振专项行动、科技金融工具创新等“政策组合拳”,为宏观经济及债券市场创造结构性机遇与风险平衡的新格局。
中信银行太原分行党委委员、分行副行长田悦表示,中信集团依托综合资源优势,深度服务山西实体经济。三年来,中信银行在晋金融板块累计向各产业提供超3000亿元服务,债券超2000亿元;实业板块投资规模超30亿元,助力制造业升级与新能源发展。未来,中信将持续发挥协同优势,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提供融资、融智、融产的全方位支持,搭建投资机构与优质企业的对接桥梁。
中信证券山西分公司总经理任高鹏提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三个方面:一是发挥资本市场“助推器”作用,引导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企业通过A股、H股、发债、REITs等多渠道融资,助力山西转型升级;二是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器”,引入长期资本支持企业核心战略;三是强化风险管理“稳定器”功能,应对全球波动挑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演讲中表示,全球经济正经历深层次重构。上半年我国经济实现了5.3%的增长,为全年5.0%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结构上来看,工业生产与外需表现较好,消费复苏较去年进一步加快,而地产周期仍较为疲软。经济的较快增长受益于宏观政策的积极有为。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明明认为,股市结构分化,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活跃,M1的回升利好中小盘。债市方面,在短端利率修复后,长端利率存在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据悉,山西省委金融办、山西证监局、财政厅、上市公司协会等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500多名公司企业代表和投资者出席本次会议。会议分为“市值管理与并购重组”和“宏观经济与债务融资”两个专场进行深度交流分享,并分别策划了“企业与上市公司资产配置服务”和“新香港新机遇:港股上市制度改革解读”两场闭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