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NO.1 中信证券:华夏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23亿元
8月6日晚,中信证券发布了旗下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业绩快报显示,华夏基金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2.58亿元,净利润11.23亿元,综合收益总额11.06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夏基金总资产为205.25亿元,总负债为66.91亿元。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28512.37亿元。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夏基金共实现营业收入36.69亿元,净利润10.62亿元。若以此计算,今年上半年华夏基金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05%、5.74%。
点评:华夏基金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净利润达11.2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6.05%,反映其资产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作为中信证券重要子公司,该业绩将增强中信证券整体财务表现。公募基金板块有望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吸引更多资金关注。头部基金公司良好表现也将为资本市场注入信心,体现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潜力。
NO.2 最高浮盈200%!公募年内豪掷142亿参与定增
公募今年参与定增热情高涨。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按定增上市日统计,截至8月5日,今年以来共有24家公募机构参与到47家A股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达141.98亿元。从定增股浮盈情况来看,46只公募定增股上半年实现浮盈。其中,6只公募定增股当前浮盈比例在10%以内,5只公募定增股浮盈比例在10%至19.99%,23只公募定增股浮盈比例在20%至49.99%,7只公募定增股浮盈比例在50%至99.99%,另有4只公募定增股浮盈比例不低于100%。具体来看,公募定增获配金额4538.7万元的晶华新材,当前浮盈金额达9117.64万元,浮盈比例高达200.89%,参与该股定增的4家公募机构分别是财通基金、东海基金、诺德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
点评:公募机构积极参与定增市场,年内投入近142亿元,显示其对部分优质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46只定增股实现浮盈,部分标的收益率可观,反映机构通过定增获取折价优势的投资策略成效显著。此现象或带动市场对定增概念股的关注,增强机构投资者参与热情,为市场注入活力,同时也彰显专业机构在价值发现方面的积极作用。
NO.3 最高收益率近8%,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悉数建仓
最新的基金净值变化数据显示,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经开始建仓。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最新公开披露的信息),26只基金中有22只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80%,最高收益率接近8%。26只基金的成立时间从6月6日到7月23日,其间上证指数年内首次触及3600点,有利于浮动费率基金建仓。但由于建仓速度和方向不同,不同基金之间的净值涨跌各异。首批浮动费率基金的初期业绩整体不差,有望为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募集和后续运作起到示范作用。
点评: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建仓表现亮眼,超八成实现正收益,最高近8%,反映管理人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此类创新产品业绩分化明显,考验基金经理择时能力。浮动费率模式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有望提升公募行业整体竞争力,引导市场关注长期价值投资,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
NO.4 红塔证券:拟以1亿元至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
8月6日,红塔证券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内容显示,红塔证券回购方案实施期限为2025年8月4日至2026年8月3日,预计回购金额为1亿~2亿元,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回购价格上限为12.76元/股。
点评:红塔证券拟以1亿至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彰显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及发展信心。此举将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对股价形成支撑。券商板块中类似回购举措或引发关注,板块估值有望获得修复。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积极回购传递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增强投资者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