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企业港股上市潮中,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工”,600031.SH)也发起了全力冲刺。
10月14日,三一重工方面发布《关于刊发H股发行聆讯后资料集的公告》。在此前的10月12日,三一重工港股上市聆讯已获得通过,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三一重工核心业务表现呈现“冰火两重天”之势。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挖机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路面机械等业务销售收入皆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核心业务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49%。
在三一重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海外收入占比超六成,但在亚澳区域、非洲区域、欧洲区域、美洲区域等地区的经营表现也不尽相同。其中,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在欧洲区域、美洲区域的收入增速仅分别为0.66%、1.36%,明显低于亚澳区域和非洲区域。
“虽然海外新兴市场基础设施发展潜力巨大,但实际增长可能不及预期。”三一重工方面在《招股书》中坦言,“如果产品需求低于预期,我们可能会遇到产能过剩以及员工和其他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这也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混凝土机械业务收入下滑、欧美市场收入增速偏慢等问题,记者致电、致函三一重工方面。三一重工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采访函已转发至领导邮箱,“会给你回复的。”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获得进一步回复。
港股上市“十年磨剑”
在经过半年多时间后,三一重工港股上市计划进入新阶段。
今年2月19日,三一重工方面发布公告,筹划在港股上市。对于赴港上市的原因,三一重工方面在公告中解释称,主要为深入推进自身的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市场有消息称三一重工拟融资15亿美元。彼时,三一重工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就此向记者强调:“现在只是处于筹划阶段,不涉及这些信息。”
而在3个月后的5月22日,三一重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10月8日,三一重工对外公告,其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 股)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10.8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对于募集资金用途,三一重工方面在公告中表示,将用来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扩大海外制造能力和优化生产效率及增强研发能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三一重工此前曾多次筹划赴港上市。早在2011年8月,三一重工便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已批准其发行H股计划,拟发行不超过15.41亿股H股,计划募集资金约34亿美元。
不过,2011年9月22日,三一重工方面表示,由于市场波动,暂时搁置H股上市计划。3年后的2014年,三一重工再次筹划分拆全资子公司三一重机(中国)有限公司到H股上市,最后依然无果而终。
Wind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三一重工营业收入分别为808.22亿元、740.19亿元、783.83亿元,增速分别为-24.38%、-8.44%、5.90%;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42.73亿元、45.27亿元、59.75亿元,增速分别为-64.49%、5.53%、31.98%。
混凝土机械业务下滑
据了解,三一重工成立于1994年,专注于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及路面机械等全系列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招股书》显示,按2020—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三一重工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在挖掘机械领域,三一重工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招股书》,按挖掘机销量计算,三一重工在2020—2022年均位列全球第一,2023—2024年则位列全球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3.0%、13.3%、11.2%、8.8%及9.2%。
具体来看,2022—2024年,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与起重机械占三一重工收入的比例常年保持在70%以上,是主要核心业务。其中,挖掘机械占三一重工的收入比例分别为44.2%、37.3%、38.8%,混凝土机械占比分别为18.7%、20.7%及18.3%,起重机械占比分别为15.7%、17.6%及16.7%。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的主要核心业务表现呈分化之势。挖掘机械销售收入为174.97亿元,同比增长15%;起重机械销售收入78.04亿元,同比增长17.89%;桩工机械、路面机械的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05%、36.83%。
混凝土机械业务销售收入则有所下滑。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74.41 亿元,同比下降 6.49%。
记者注意到,混凝土机械业务为三一重工核心业务之一。按收入计,三一重工在2020—2024年均位列全球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市场份额分别为35.9%、40.3%、36.1%、32.3%及31.5%。
此外,三一重工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桩工机械、路面机械毛利率分别为29.36%、27.92%,分别同比下滑0.13%、0.36%。而同期,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毛利率均保持正增长。
海外表现分化明显
身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工程机械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是角逐市场的核心利器之一。
根据《招股书》,三一重工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截至2025年4月30日,其在全球共拥有21个研发中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我们的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超过同期全球同行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三一重工方面在《招股书》中表示。不过,相关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三一重工研发费用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 7.9%、6.9%,呈下滑之势。
对于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下滑的原因,三一重工方面在《招股书》中表示:“主要由于我们利用数智化智能研发平台并加强对研发项目的管理,对研发费用寻求更高的效率和回报。”
在研发人员数量变化方面,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年底,三一重工研发人员为7466名,而在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人员为5632名。也就是说,在短短两年半时间内,三一重工的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减少了1834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加速出海背景下,三一重工在海外各大区域市场的表现也呈现分化态势。
据了解,早在2002年,三一重工便成功将产品出口海外,成为首批出海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2013年海外收入超过100亿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主营业务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63.02亿元,同比增长11.72%,海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60.26%。
分区域来看,三一重工在亚澳区域、非洲区域、欧洲区域、美洲区域的收入分别为114.55亿元、36.30亿元、61.52亿元、50.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3%、40.48%、0.66%、1.36%,在欧洲区域、美洲区域的收入增长势头明显弱于亚澳区域、非洲区域。
而北美市场、欧洲市场作为成熟市场,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主导力量。三一重工在《招股书中》透露,预计到2030年,北美市场工程机械行业收入将增长至923亿美元,欧洲市场预计将增长至473亿美元。
对于欧美市场的重要性,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曾对外表示:“其实,我们的外循环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地区,如果没有高端化的产品进入这些全球高端市场,我们的本土企业在全球化主战场上就没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