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7 15:24:21 股吧网页版
三大地产央企中报比拼:保利发展失速,华润反超中海夺“利润王”
来源:北京商报

  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以下简称“中海”)、华润置地三家头部央企房企业绩分化明显。其中,华润置地表现突出,实现营收949.21亿元、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营收与利润双双增长。并且,以归母净利润32.81亿元的优势,反超中海拿下“利润王”称号。反观保利发展,虽以1168.57亿元营收居首,但同比下滑16.08%,迎来近5年首次营收下降。值得关注的是,华润置地的业绩增长还得益于经营性不动产业务的良好表现,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成为利润反超中海的关键。同时,三家房企共同加码一线城市土储的动作,也体现出对后续市场止跌回稳的信心。

图片来源:记者制图

  营收净利:华润走强,保利失速

  根据三大央企发布的财报数据,华润置地是三家房企中唯一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的企业。

  具体来看,华润置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9.21亿元,同比增长19.96%;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15.87%,连续两年保持增长趋势。

  凭借出色的利润表现,华润置地实现对中国海外的反超,以超出32.81亿元的明显优势,从中海手中夺过“利润王”称号。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海营业收入832.19亿元,同比减少4.27%;归母净利润85.99亿元,同比减少16.63%。

  而在去年同期,中海归母净利润与华润置地相差无几,凭借少数股东损益低于华润,以0.61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

  反观保利发展,虽然是三家房企中唯一营收破千亿的企业,但营收及利润表现并不理想。中报显示,保利发展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57亿元,同比减少16.0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减少63.46%。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保利发展近5年来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历年中报显示,2021—2024年,保利发展营业收入分别为899.72亿元、1107.63亿元、1370.27亿元及1392.49亿元,在此期间营业收入始终保持连续增长态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保利发展近年来持续以高强度策略追求规模扩张,从风险管控角度出发,建议适当放缓节奏,平衡规模与稳健经营的关系。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单一指标单年度下滑的风险尚可控,但企业需高度关注后续可能衍生的新风险,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营收第二增长点:华润、中海强于保利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海三家头部央企也在积极拓展不动产经营业务,将其作为营收的第二增长点。

  在这三家房企中,华润置地的业绩表现相对优秀,这主要得益于其在经营性不动产业务上的提前布局。

  中报显示,华润置地经营性不动产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5.5%。购物中心零售额达1101.5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营利润率提升至65.9%,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底,公司在营购物中心数量达94座。

  反观中海及保利发展,虽然也在积极拓展第二增长点,但与华润置地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海商业物业收入为35.4亿元,占总营收不足5%。其中,写字楼收入为17亿元,购物中心收入为11.7亿元,长租公寓收入为1.6亿元,酒店及其他商业物业收入为5.1亿元。

  而作为总营收破千亿元的保利发展,上半年不动产经营收入仅为25.4亿元,与华润置地及中海差距明显。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保利发展不动产相关营收乏力,主要源于业务布局侧重房地产开发,持有并运营的经营性物业占比低,而当前住宅开发业务的销售均价与业绩增长均显乏力,最终加剧整体营收疲软。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具有高专业门槛、高投资量级及高边际成本的特点,且当前已形成一定规模效应与品牌效应,房企若要涉足该领域,需长期投入时间与资源积累,才可实现健康运营。

  郭毅强调,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受轮动周期、资源状态及资产折旧导致边际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显著。她表示,少数房企通过经营性不动产盈利,并不意味着该赛道适合大量房企涌入并复制成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各赛道均面临挑战,唯有通过精益化经营,才能提升盈利水平。

  针对三家房企在第二营收增长点的未来布局及相关规划,北京商报记者已分别向上述三家企业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暂未收到企业方面的回复。

  拿地金额:保利509亿领跑

  尽管头部房企均在积极拓展不动产经营业务,但作为房地产企业,房地产开发业务仍是其营收的核心来源。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中海及华润置地的房地产开发业务营收分别为1051.43亿元、779.62亿元及743.6亿元,占各企业总营收的比重分别达89.98%、93.68%及78.34%。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保利发展虽在营收第二增长点上暂显滞后,但其在房地产开发业务领域具备显著优势。而被行业视为“面粉”的土地储备,直接决定了房企未来在房地产开发业务中的营收表现。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上述三家头部房企均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且所获地块多集中于一线城市。

  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新增项目26个,项目总地价达509亿元,覆盖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石家庄等核心城市;而2024年同期,该企业仅新增项目12个,总地价为126亿元。

  同期,中海与华润置地的拿地数量及拿地金额也实现大幅提升:中海从2024年上半年的6宗、128.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7宗、403.7亿元;华润置地则从2024年上半年的11宗、183.3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8宗、447.3亿元。

  从投资强度来看,这三家房企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依然坚定。华润置地高层在业绩会上表示,近期高层会议再度释放清晰政策信号,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华润置地将积极把握政策窗口,聚焦市场企稳、城市更新和改善型需求释放,推动开发与资管业务协同发展。

  当前头部房企更倾向于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加大土地储备与开发规模,提升此类资产在整体配置中的权重。郭毅认为,这一策略既能充分发挥房企在开发业务上的传统优势,又能实现更快的资金周转,且利润实现门槛较低、操作空间更大,因此成为多数房企保障利润的优选方式。

  郭毅表示,从策略逻辑来看,随着全国楼市分化加剧,一二线城市具备更优的市场基本面、更坚实的客户基础与更强的购买力。房企只需在产品力上持续提升,对利润率保持合理预期,并制定贴合市场的定价,即可保障销售速度与利润水平,这也是企业集中采取该策略的核心原因。

  房地产开发业务仍是行业核心营收来源,房屋销售收入在房企营收中占比显著。严跃进认为,尽管行业格局未来会逐步调整,但短期内开发业务仍存在发展机会,而机会的把握需依托产品细节优化。例如,当前行业聚焦的第四代住宅打造、豪宅产品品质升级等,均是房企可探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要实现房地产开发基本盘与新增长点的业绩平衡,需坚持四大核心原则。”谢逸枫建议房企,一是“以销定投”,根据销售回款规模匹配投资力度,避免依赖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开发项目,降低经营风险;二是“以销定产”,依据房屋销售能力确定开发体量,防止供应过剩、库存高企,进而避免因以价换量拖累业绩;三是“随行就市”,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营销策略、产品定位与服务管理,灵活优化定价;四是“尊重市场与政策”,精准把握房地产市场规律与政策导向。做好这四点,可有效实现开发基本盘与新增业绩增长的平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