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娜上海报道
8月11日,A股上市公司九鼎投资(600053.SH)公告,将以收购股权和增资的方式,以2.1亿元获得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神源生”)53.2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南京神源生将成为九鼎投资的控股子公司,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
标的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六维力传感器正向研发能力的厂商之一,核心产品已送样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
在交易规模之外,值得关注的还有背后的产业逻辑——一家以PE投资见长的上市公司,通过现金收购的方式,卡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技术壁垒高、价值占比高的环节。这不仅是“并购六条”落地后的科技型并购新案例,也成为九鼎投资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落子。
“本次交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九鼎投资方面表示,将通过本次交易切入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并购六条”下,上市公司切入新兴产业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旨在优化并购重组机制,推动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并购六条”提出,支持上市公司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在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并设置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安排的基础上,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这不仅为初创科技公司提供了除IPO外的新退出通道,也为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战略转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打开了窗口。
九鼎投资的选择契合了这一趋势。相比动辄数十亿元的大规模并购,其以自有资金现金收购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兼备的稀缺标的,将基金管理人的产业与行业洞察转化为推动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资产。
2025年被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核心零部件企业有望伴随整机出货迎来快速增长。
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领域,六维力传感器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的“力觉神经”,能同时感知三向力和三向力矩,实现精确的力控、平衡与安全交互,主要用于手腕和脚踝等部位。
南京神源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戴振东2012年创立,技术源头可以追溯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仿生所,产品在航天军工、机器人、自动化、医疗等领域已有产业化应用,并与富士康、新松、库柏特等下游客户建立合作。资料显示,公司的六维力传感器已经向特斯拉送样,用于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手腕和脚踝,反馈良好。
技术壁垒是“南京神源生”们的护城河。六维力传感器的研发难度被业内形容为“一维力传感器的六次方”,新进入者不仅要跨越材料、工艺、算法三大关口,还要经历长周期验证。一旦进入客户体系,替换难度极高,这使得早期进入者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
对九鼎投资而言,以并购切入智能制造领域,不仅是政策窗口下的产业布局,也是一种业务模型的延展——通过并购,培育新的业绩驱动源,形成与原有业务不同周期和成长逻辑的“第二增长曲线”。
PE机构的产业化路径
本次交易的估值和定价的合理性如何?针对这一问题,九鼎投资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定价参考了南京神源生上一轮融资估值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最新再融资估值情况,并结合南京神源生业务发展前景等因素综合确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南京神源生于2023年12月完成的上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为2亿元。当时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尚未明确,主要应用于传统工业领域,市场规模相对有限。
本次交易前对南京神源生整体估值为3亿元,较上一轮估值有所提升。该估值水平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最新再融资估值区间(5-8亿元)相比具有合理性。相应,九鼎投资最终以“收购+增资”的形式取得南京神源生的控股权。
对于九鼎投资而言,这也是一笔战略性卡位交易——用适当体量的资金切入潜在千亿规模赛道的核心环节;对于南京神源生而言,则是在量产前夜获得研发与市场的双重加码。
随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和应用场景,核心零部件企业也将随之迎来发展机遇。而政策的引导、赛道的成长性以及小额并购的灵活性,正在共同塑造一条上市公司参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建设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