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湘财股份与大智慧同步披露换股吸收合并关键草案,标志着这场横跨证券与金融科技领域的并购取得实质性进展。纵观近期的多起券业并购案例,券商“外延式发展”早已不是简单的体量扩张,而是通过区域互补、业务赋能、科技嫁接等多元路径,挖掘更深层次的战略协同价值。
湘财“嫁接”互联网基因
根据方案,湘财股份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大智慧,并配套募集资金80亿元,重点投向金融科技领域。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在证券服务业的基础上,新增境内和境外的证券信息服务、大数据及数据工程服务等金融信息服务。募集配套资金拟用于金融大模型与证券数字化建设、大数据工程及服务网络建设、财富管理一体化、国际化金融科技等项目。
根据易观千帆公众号数据,2025年6月大智慧月活人数1144.9万人,在第三方证券类App月活排名中排行第三。国海证券研报认为,大智慧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有助于湘财证券客户规模提升,双方在产品体系和AI技术上的融合有望产生强大协同效应,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湘财股份表示,通过与金融科技行业领先企业大智慧融合,整合成熟的产品体系、技术实力及用户资源,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强化双方在金融产品、信息科技、用户资源等领域的协同价值,全面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竞争优势,实现“1+1>2”的效果。
券商合并密集推进
近期券商行业并购重组节奏明显加快。8月底,证监会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核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并对国信证券通过换股方式依法取得万和证券21.84亿股股份无异议。
9月11日,西部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收购国融证券11.51亿股股份已完成过户。本次股份变动完成后,西部证券持有国融证券64.5961%股权。西部证券此前表示,此次合并有利于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公司证券业务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公司现有业务优势与国融证券业务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国联民生后续整合工作也在稳步推进。9月23日,国联民生发布公告称,民生证券现有投资银行项目自9月23日起迁移并入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此前,国联证券主要通过华英证券开展投行业务,而民生证券则以投行业务为特色。
整合凸显三大路径
从上述券商合并案例不难发现,券商“外延式发展”的内涵正不断丰富,已摆脱单一的体量扩张逻辑,呈现出多元化、精准化的特点。具体而言,主要可分为三大路径:地理范围的跨区域拓展、区域市场控制力的强化,以及特定业务能力的提升与业务模式的重塑。
在跨区域互补方面,以西部证券合并国融证券为例,东方财富证券研报称,前者在陕西优势明显,后者网点覆盖内蒙古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两家合并后可形成有效互补。此外,国融证券带来的千亿级客户资产及在新三板、北交所的业务经验,也将提升西部证券的综合竞争力。
在区域内协同方面,上海、福建、安徽等地国资系券商的整合猜想持续发酵,这类整合可以依托股权与管理关联性降低整合成本,但更多取决于股东战略,目前多以市场传闻为主。
在业务能力补强方面,以国联民生为例,民生证券鲜明的投行特色被成功整合后,帮助国联民生初步构建起涵盖经纪、投行、资管、投资等业务的证券金融控股集团架构。湘财证券吸收合并大智慧,将自身网点、资质、产品等资源与对方客户、技术与运营优势相结合,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断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
对于合并后的存续公司而言,“1+1>2”的效果仍需时间检验。但中长期来看,整合仍是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头部券商冲击国际一流投行、中小券商寻求差异化突破的双重需求驱动下,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券商+科技”“头部+区域”“全能+特色”等并购组合出现。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当前的券商合并已不再是简单的“做大体量”,而是通过资源重组实现业务转型,这场浪潮终将重塑中国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