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汽车集团销量数据陆续公布。《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已公布销量的八家汽车集团数据发现,八家车企的总销量已达1118万辆,且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其中,比亚迪继续名列第一,上汽集团紧随其后,二者上半年销量均超200万辆。同时,一汽、吉利、长安、奇瑞上半年销量均超120万辆,且后三者均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吉利上调11%年度目标后仍完成47%的销售任务,实现领跑。北汽集团、长城汽车与上述车企相比差距较大,上半年累计销量尚未突破百万辆规模,分别为81.7万辆、57.1万辆。
从目标达成率上看,吉利汽车表现最好,是统计范围内汽车集团中完成率最高的企业。其次是中国一汽、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的目标达成率分别为46%、46%、45%,接近“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基准线,奇瑞为40%,比亚迪为39%。

上半年销量均超200万辆,比亚迪、上汽集团押注海外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214.6万辆,同比增长33%。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达到47.2万辆,同比增长132%,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海外总销量(43.3万辆)。
根据此前公布,比亚迪2025年的总销量目标为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目标年销量为80万辆以上。也就是说,比亚迪全年总销量目标达成39%,海外目标达成59%,海外市场正在成为拉动比亚迪销量增长的重要细分市场。
7月2日,《华夏时报》记者从比亚迪方面获悉,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的巴西乘用车工厂举办了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之一,比亚迪正将领先的技术实力注入巴西。从破土动工到首车下线,我们仅仅用了15个月。”
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已经覆盖六大洲、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比亚迪将继续坚定国际化与本地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让中国品牌造福全球用户,助力汽车产业绿色变革。”据悉,比亚迪将携手多家本地供应链伙伴,构建本土化的产业协作模式,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与比亚迪胶着争夺第一位置的上汽集团,再次公布了两项数据。
根据上汽集团发布的6月份产销快报,2025年上半年,上汽集团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从该数据来看,比亚迪高于上汽集团位列第一。但同时上汽集团还公布了另一个零售数据:上半年,上汽集团零售交付220.7万辆。如果以此作为对比,上汽集团交付量则超过比亚迪。
2024年年报中,上汽集团曾定下目标:2025年整车销量超过450万辆。结合今年上半年205.3万辆的批售销量来看,其目标达成率为46%,整体表现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摆脱过去对合资车企的过度依赖,自主品牌逐渐成为“主力”。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为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占上汽集团总销量的比例为64%,较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64.6万辆,同比增长40.2%,占上汽集团总销量的比例为31%。此外,上汽集团的海外战略也一直在稳扎稳打地推进。上半年,上汽集团海外累计销量为49.4万辆,同比增长1.3%,占集团总销量的比例为24%。
东方证券研报认为:“在欧盟对公司加征电动汽车反补贴税后,市场认为公司今年出海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对公司的出海预期普遍不高。但海外市场仍然是公司的重要增长点和盈利贡献点,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前瞻布局,在欧洲市场推出多款不受额外关税影响的MG品牌混动车型,成功维持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规模领先地位。”
目前,上汽集团的产品已经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海外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今年上半年,上汽MG积极克服反补贴税不利影响,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过15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
吉利上调全年销量目标,奇瑞出口销量蝉联第一
中国一汽、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集团上半年总销量均超120万辆,前三者目标达成率均达45%及以上。北汽集团、长城汽车实现增长,但总体规模未达百万辆。
其中,中国一汽上半年整车销量突破157万辆,同比增长6.1%,目标达成率为46%。其中,自主品牌销量突破44.98万辆,同比增长8.5%;自主新能源销量突破14.5万辆,同比增长95.5%,增速显著。
回归一个吉利的吉利汽车,在上半年累计销量超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再创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含吉利、领克、极氪)销量达72.5万辆,同比增长126%,占比超过51%。
吉利汽车宣布,基于上半年强劲的销售表现,将原定的全年销量目标上调约11%,由271万辆增至300万辆。按照271万辆的销量目标,吉利汽车已经完成了52%,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后,目标达成率依旧能够达到47%,是所有车企中完成率最高的企业。
这一幕,几乎重现了2024年年中的经典。2024年,吉利汽车原定的销量目标为190万辆,因上半年累计销量达95万辆,完成原目标的50%,管理层对实现更高目标充满信心,将目标上调约5%至200万辆。最终,吉利汽车在当年完成217.7万辆销量,远超调整后的200万辆目标。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销量目标上调,彰显了吉利汽车对下半年销量的信心,我们坚定看好公司技术降本、规模化加速主品牌步入盈利正循环。
根据规划,下半年,吉利汽车将推出6款新能源产品。例如吉利银河A7、吉利银河M9预计将在三季度上市,后者定位大型六座插电混动SUV,搭载千里浩瀚H5辅助驾驶系统。极氪9X将于下半年上市,其光辉版车型也将同步推出。
正在经历重组的长安汽车,曾多次强调“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既定的任何发展战略”,如今来看,其经营情况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在上半年交出135.5万辆的销量成绩,创近8年新高。
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为135.5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为45万辆,同比增长48.8%。启源Q07、深蓝S09、阿维塔06、凯程V919、UNI-Z PHEV等单品推动长安汽车新能源步入新品上市快车道。6月,启源销量达到3.9万辆,深蓝、阿维塔分别迈上3万辆、1万辆台阶。
半年销量创新高背后,长安汽车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逻辑被验证。接下来,长安汽车将继续深耕“香格里拉”计划。长安汽车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长安汽车已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列入重点项目,计划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2027年推动示范运行。”
1—6月,奇瑞集团销售汽车126万辆,同比增长14.5%,同样创历史新高。
2025年,奇瑞集团维持与2024年一样的增长目标,即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目前汽车行业上半年数据尚未出炉,结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公布的前5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可知,奇瑞在2024年基础上将实现21%以上同比增长。2024年,奇瑞累计销量为260万辆,经计算得出,奇瑞2025年销量目标为314.6万辆以上,上半年目标达成率为40%。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奇瑞汽车出口量为55万辆,同比增长3.3%,为集团总销量贡献44%,占近半壁江山,蝉联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奇瑞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集团平均每29秒出口一辆“奇瑞造”,平均每5辆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里就有一辆是“奇瑞造”,产品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与上述六家车企超百万级的销量规模相比,北汽集团、长城汽车差距较大。
官方数据显示,北汽集团上半年整车销量为81.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自主品牌销量46.6万辆,同比增长24%,占总销量的比例为57%;合资品牌销量为35.1万辆。海外市场销量突破14万辆,同比增长20%。
长城汽车整体微增,海外出现下滑。上半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57万辆,同比增长1.8%。其中,海外批发销量为19.8万辆,同比下滑1.9%,占总销量的比例为35%。接下来,长城山海炮将在泰国、墨西哥等国家上市;哈弗H9、哈弗H5和坦克SUV旗下产品将重点开拓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巴西工厂经升级改造,将于2025年投产。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长城汽车完善全球化全动力产品矩阵,深度契合本土化驾驶场景需求,伴随本地化产能释放,海外体系力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出海战略加速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