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用车市场微增、新能源替代加速的行业变局中,上汽大通MAXUS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汽大通累计销量达107,467辆,同比增长11.2%;6月单月销量更是激增31%至19,954辆。
这份逆势双增的成绩单背后,上汽大通正在各个细分市场展现出了强劲势头,6月,现象级爆品“大拿”单月销量暴增201%,跃进轻卡同比飙升132.9%;4月皮卡同比增长53%,成为唯一同环比双增品牌;更是企业从“卖工具”向“造生态”战略转型的深刻印证。
“百变场景”催生现象级产品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1~5月,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4.6万辆和17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1.2%。其中,客车市场同期产销均实现21.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值得注意的是,轻型客车是唯一实现销量增长的细分车型,同期累计销量达到17.2万辆,同比增长7.5%,新能源商用车凭借政策红利和成本优势,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
当前,商用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存量市场竞争白热化、细分市场加速分化,布局新赛道寻求增量机会已经成为车企的生存共识。
当轻客新能源渗透率从19%跃升至30%时,上汽大通以全系新能源车型69%的同比增幅成为最大赢家。
其中,“创富神车”大拿系列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销售8,394辆,同比增长66%;6月单月终端交付2,270辆,实现201%的爆炸式增长。这款斩获Euro NCAP最高安全评级车型,以比肩大众ID.Buzz、奔驰的安全标准,重新定义了中国商用车的安全标准与技术高度。
在全国各地,无论是全职宝妈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将大拿改装成“移动工坊”的故事正在发酵。他们选择大拿的原因很简单:极具性价比,1公里仅1毛钱电费;98%空间利用率,前排座椅放倒后可秒变大床,车内1.6m²的中控台可灵活切换为办公桌,既可摆摊创业,又可躺平休息,模块化车身设计使其能够轻松适配咖啡车、花店车等多种创业模式。
“百变基因”正是大拿成为“现象级爆品”的流量密码——从上海车展的奶茶车到端午街头的粽子车,它精准击中了创富群体“装得多、花得少”的核心诉求。
除了成为最可靠的“创业搭子”,上汽大通还在城配物流市场同步发力。6月,跃进轻卡销量同比飙升132.9%,上半年累计增长89.1%。
战略升维:从聚焦营销到全球破局
创富群体年轻化、汽车消费市场全球化,为中国商用车品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今年二季度,一场聚焦“大拿创富价值”的营销战役席卷全国。上汽大通将资源集中打透产品场景优势,将大拿为创富群体带来的优惠和利好打穿,5月大拿的销量立竿见影,超过2000台,推动“大拿”单日交付量屡创新高。
这种“聚焦打法”将在下半年延续——上汽大通将陆续聚焦皮卡和MPV领域,助力品牌在皮卡、MPV 细分市场复制 "大拿现象",持续拉动终端销量攀升,以月度级市场攻坚夯实全年销量目标,为中国商用车行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多 "大通方案"。
除了“聚焦”战略,上汽大通还通过组织创新变革,释放内生动力,拉动整个组织向“用户型企业”升级。“用户型企业”的转型也意味着更加开放的生态,上汽大通正在加大与产品技术合作伙伴华为、改装车联盟等改装生态、金融服务、经销商伙伴等通力合作,通过极致TCO(总拥有成本)让用户赚钱、让合作伙伴赚钱,以技术、生态、国际化引领行业变革发展。
全球化布局同样迎来质变。在覆盖7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40万辆的基盘上,欧洲、澳新等5大“万辆级市场”持续发力:新途EV90在智利市占率第一,新加坡市场1-5月大拿销量跃居新能源VAN第二。
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榜将上汽大通列为汽车品类第4位,香港市场更见证“大家9”MPV上市首月即登顶销冠,成为众多港星的选择。
生态革命定义未来十年
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商用车将呈现“生态合作开放化”趋势。主机厂聚焦核心技术,充电网络、运力调度等环节实现社会化合作,这种"生态"模式将重构产业分工。
“高出勤无大修,两年省出一台车”——这句出现在上汽商用车战略发布会上的承诺,意味着上汽大通将致力于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降低维修成本和停机时间,同时优化车辆的运营效率,比如提高燃油经济性或续航里程等,从而在车辆的整个使用周期内为用户节省成本,增加用户的收益。
而这些,需要打造一个开放、协同的商业生态系统。
除了企业自营的“铃驹运力”平台,可以整合车、货、人、数据生态,覆盖运力服务及保险、维修等商业生态,上汽大通还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行业顶尖合作伙伴。比如,上汽大通与华为联合开发的智能物流系统已搭载星际皮卡,通过乾崑云服务实现货柜智能调度,这标志着商用车从“功能简单叠加”迈向“云端一体智能化”,而这种技术赋能推动企业向“运力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这也呼应了上汽大通总经理杨怀景的判断:“商用车不仅是工具,更是用户创富的伙伴。未来的赢家,一定是生态的构建者。”
随着销量同比两位数增长领跑商用车市场,上汽大通以这一强有力的转型例证打造了商用车从"工具属性"转向"生态赋能"的全球范式。
2030年战略目标由此锚定:销量突破50万台,实现“国内轻客第一、新能源轻商第一、轻商出口第一”。2035年,跻身全球商用车第一梯队。
当模块化车身在创富场景中自由切换,当10亿基金为奋斗者降低门槛,上汽大通正将商用车从冰冷工具转化为有温度的创富伙伴。从端午节街头的粽子车到香港明星的MPV座驾,从Euro NCAP认证到全球73国市场的验证——这场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生态革命,正在重塑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