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如果合资(品牌)还想在中国市场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变化。”在2025成都车展前夕,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卢晓口中的“变化”,具体来看是“决策权交由中国团队”“中国团队研发新车”“企业内部进行深刻改革”等一系列调整。自上汽通用管理团队履新之后,其内部一直在推行这样的重整计划。
“现在所有决策权都交给了中国团队,这背后实际是中国客户说了算。这一转变是非常不容易的。”卢晓认为,目前的上汽通用已经不是大家认知中的传统合资企业,整个团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种变化为上汽通用带来的正向反馈,也开始体现在销量层面。今年前7个月,上汽通用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9.43%,跑赢了合资品牌大盘。
决策权交由中国团队
“去年8月刚到任的时候,我们手上的库存车超过30万辆,大部分还是三个月以上的超龄库存,像‘炸弹’一样放在那里。”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形象地举例称,“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经销商的信心快速拉起来,只有前端动起来,整个盘子才能动起来。”
这也是上汽通用去年以来针对多款车型推出“一口价”策略的重要原因。据上汽通用工作人员透露,这一策略确实消化了上汽通用的库存车,也激活了终端市场。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上汽通用销量累计约为28.7万辆,同比增长19.43%。而同期,美系合资品牌增速为-8.9%,德系合资品牌增速为-6.3%。

图片来源:乘联会
加速清库的同时,上汽通用过去一年也在快速导入新车,如陆尊PHEV、陆尚插混车型,以及近日上市的全新GL8陆尊等。今年4月,上汽通用公布“逍遥”架构,基于该架构打造的至境L7等产品从今年9月将陆续推出。卢晓透露,上汽通用未来至少还有5款新的智能电动化产品推向市场。
在卢晓看来,上汽通用产品导入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是公司内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过去一年,上汽通用都在推进重整计划,包括提升项目开发速度、技术降本、调整内部决策机制、组织架构改革等。更重要的是,公司所有决策权都交给了中国团队,强调由中方技术人才负责新平台和新车型的开发。
“上汽通用的改变和尝试,并不是简单停留在流程、管理体系和试点项目等层面,我们希望悄无声息地发生一场大变。”卢晓说,“上个月,美方股东在董事会上至少三次表扬了上汽通用管理层。通过上汽通用内部团队的努力,公司连续四个季度保持了盈利。”
明年欲将新能源车销售占比提升至50%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上汽通用是可以快得起来的。”卢晓表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许多产品和技术底座积累,已经有100台以上的车辆做到了本地化正向开发,很多车型还未对外披露。
而支持上汽通用产品快速迭代的技术底座,是今年上汽通用推出的全新一代“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该架构融合了上汽通用最新的车身、底盘、动力总成和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支持纯电、插电混动、增程式电动三大技术路径和各类车型开发,价格也可以覆盖所有主流价格区间。
“我们在这个整车架构基础上可以做到像乐高积木一样不断去迭代,低、中、高不同元素都可以全部覆盖。只要市场有需要,我们会用最快速度迭代。”卢晓表示,基于这一整车架构,上汽通用的产品迭代速度可以做到18个月,甚至可以做到12个月。
据薛海涛透露,此前亮相的别克全新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未来会基于“逍遥”架构推出至少5款车,进一步加速上汽通用的新能源产品销售增势。
“未来,所有的价位段和所有的车型类型都将会有我们的新能源产品。到明年,我们希望新能源车型在公司内部的销售占比能达到50%以上。”卢晓说。
值得一提的是,“逍遥”架构在提升产品开发效率的同时,也能做到在有限的车型之间共用零部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上汽通用提升了开发效率,并增加了经济效益。因此,卢晓强调,上汽通用目前的经营目标方针会注重盈利性,且所有新一代“逍遥”架构下的产品,都以盈利为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