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车展的聚光灯下,国产家轿市场正站在技术迭代与用户需求升级的十字路口。十万级赛道上,价格战的白热化与体验割裂的矛盾日益凸显,短续航插混车型的“伪经济性”遭遇质疑,用户对真实场景能效、品质保障的期待持续攀升。在这一背景下,上汽荣威以一场“技术平权”的突围战,为行业注入新变量。
作为国产家轿技术升维的先锋,荣威在成都车展推出长续航中大型豪华轿车M7 DMH,以自研DMH 6.0超级混动系统为核心,实现CLTC纯电续航160km、综合续航2050km、百公里油耗2.57L的突破性数据。这款由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操刀的车型,以行业首创的21合1混动管理架构与“零自燃保障”“三电终身质保”服务,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与安全壁垒。
在业内看来,M7 DMH的登场,既是荣威对市场痛点的精准回应,更是国产家轿从“参数竞争”向“体验革命”转型的里程碑。
以长续航技术打破插混市场“伪内卷”
当前插混市场的竞争已陷入一种“伪内卷”怪圈,部分厂商为压低门槛价,选择缩小电池容量、牺牲纯电续航,导致用户实际体验大打折扣。低价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往往仅数十公里,充电频次高、实用性低;而亏电行驶时,电池与充电机的额外重量反而推高油耗,形成“省油不省钱”的悖论。这种“参数内卷”的背后,是行业对用户真实场景需求的忽视。
荣威的破局之道,始于对用户痛点的精准洞察。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直言:“用户在选择混动车时最关心三个问题:纯电续航长不长、油耗低不低、用车保障是否到位。”基于此,荣威明确提出“只做长续航、真混动”的战略定位,而M7 DMH正是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这款车的核心技术支撑,来自上汽自研的DMH 6.0超级混动系统。其行业首创的21合1混动管理系统PICU,以One-Chip中央大脑统筹油电协同,将发动机、电机、变速机构、电池乃至空调等座舱耗能单元,全部整合进单一芯片的集成管理。这种高度集成的架构设计,使动力响应速度提升至微秒级,较传统分体式架构降低30%能量损耗,更实现了发动机与P1电机同轴、P1与P3电机平行轴的优化布局,在动力性、经济性与NVH性能间达成完美平衡。
值得关注的是,DMH系统的研发负责人仇杰,这位曾为上汽斩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的技术领军者,带领团队突破了“21合1”芯片集成的工程难题。相较于国内友商的混动技术,荣威DMH在集成度与能效管理上已形成代际优势;即便与特斯拉的纯电架构相比,其混动系统的复杂度与控制精度也毫不逊色,更在适用场景的广度上占据优势。
上汽乘用车的“二次创业”
荣威M7 DMH的发布,不仅仅是单一产品的推出,更是上汽乘用车体系化重构的成果展示。2025年初,上汽启动“大乘用车一体化”改革,将荣威等自主品牌整合为统一作战体系,推行“一个目标、一个预算、一张表”的管理模式。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兼任大乘用车事业群总经理,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标准推进干部年轻化,竞聘上岗机制全面铺开。
这一变革直指传统车企“两层皮”的管理痼疾,试图将研发、营销、供应链深度互锁,实现从“闭门造车”到“开门定义”的转型。两个月前,钱漾的上任,标志着这一变革进入实操阶段。这位曾主导上汽大众产品规划与高端线营销的“产品经理”,正以务实姿态将集团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三权革命:以设计平权打破美学与价格的捆绑;以技术平权推动越级配置普惠下沉;以安全平权重构信赖底线。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套体系化重构已初显成效。2024年,上汽乘用车全年零售超81.4万辆,去年下半年以来,荣威、飞凡、MG均实现月环比连续稳健上涨。2025年上半年,上汽乘用车销售36.8万辆,同比增长9.8%,国内市场销量同比上涨54.7%。今年7月,荣威与MG双品牌零售超72000辆,同比增长超23%,新能源零售同比增长超27%。
设计层面,荣威邀请前布加迪威龙设计师约瑟夫·卡班操刀M7 DMH的外观设计。卡班坦言:“当前中国的汽车设计有两种主流,一种是'大众化',一种是'无脸化',但荣威的选择是做自己。”他希望荣威不仅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中国品牌,更能成为中国汽车的代表,“就像当年的RX5一样,我们希望M7能重新引领市场。”
服务体系上,荣威提供全行业唯一“零自燃保障”与“三电终身质保”,还有为荣威客户专属开发的“荣威M网”服务网络。这些承诺背后是上汽魔方电池30万辆零热失控的实证,以及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
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我们从产品定义初期就紧紧围绕用户真实场景,譬如纯电续航要足够一周通勤,综合续航要满足长途出行,智能座舱要无缝连接手机,座椅要真的舒服……荣威M7 DMH要让用户觉得放心、信赖、超值、体面。”
汽车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新能源竞争加剧、消费者愈发理性的今天,插电混动同样需要技术迭代,更需要适用新的评价标准。荣威坚持“只做长续航、真插混”,并非噱头,而是基于用户真实场景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系统思考。当行业与用户普遍意识到长续航插混对成本与效率的决定性意义时,插混市场将进一步走向更高纯电里程、更低能源消耗与更广场景适配。谁能在这些与用户切身相关的维度上走得更远,谁就更可能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对家庭用户而言,理性的选择从不是“最低价”,而是综合成本更低、体验更出色。这正是长续航插混的意义所在,也是荣威在这场“价格战”之外所坚持锚定的方向。随着荣威M7 DMH的推出,10万级插混市场的竞争已从单纯价格战,转向技术、体验和价值的全方位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