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携手华为开发新车型、大众和小鹏合作进一步加深、一汽与零跑推进战略合作……近期,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不断加深,传统汽车巨头与新兴品牌之间的合作愈发频繁。
专家指出,当下,车企的合作发展取向逐渐从“以量取胜”向“以智制胜”转型,市场参与者正在通过技术、资本和资源的深度整合,共同塑造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新生态。
新老车企优势互补
9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柳州举行宝骏“三智”深化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智能、网联化高质量发展。双方深化合作的首款车型宝骏华境S也首次曝光,将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云HUAWEI IVCS。同时,以上汽通用五菱智能岛制造体系(I2MS)为核心,集成华为的高可靠生产网络、AI与大数据等技术,推进智能制造体系的升级。
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企业正在牵手新兴品牌。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小鹏汽车宣布,双方联合开发的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CEA将扩大应用范围。自2027年起,CEA架构将从大众品牌本地在研的纯电动车型,拓展应用至在华生产的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
“通过在全系车型中采用标准化CEA架构,我们将实现双重价值:一方面加速数字化服务落地,并通过整车OTA升级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依托可观的规模效益,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兼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齐泽凯表示。
一汽集团也在近期被传将收购零跑汽车10%的股权,尽管一汽集团对此进行了辟谣,但双方确实在年初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行性,通过资本合作,使双方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竞争压力推动合作深化
在智能化浪潮下,新老车企的合作凸显汽车行业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也折射出市场竞争格局生变。一方面,“关停并转”在合资品牌领域不断上演,部分合资品牌业绩正在加速回落;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进一步分化,部分品牌站稳脚跟,也有多个品牌走向破产,同时科技新贵也在入局造车大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当前,汽车市场整体利润率持续承压,2025年1至7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6%,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9%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较1至6月4.8%的利润率有所下降。7月汽车行业利润率3.5%,环比6月下降较明显,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反内卷”工作的不断深入,头部车企在努力维护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并保障产业链的资金逐步改善,自身的盈利压力仍很大。
在此背景下,新老车企的合作也就变得顺理成章。标普全球汽车大中华区汽车分析联合总监陶杲表示,传统车企与新兴品牌携手合作,主要是基于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目标。
“传统车企可以借助新势力的技术优势,加速智能化转型;而新势力则可以通过传统车企的规模效应和市场渠道,实现快速扩张。此外,不少新势力品牌正在持续扩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尽管其中一部分能实现盈利,但整体仍然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与传统车企的合作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动力。”陶杲说。
“以量取胜”走向“以智制胜”
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来看,此前也有过兼并的浪潮。2000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汽车产业汽车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的合作兼并往往以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更重视“以量取胜”。随着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车企的合作更注重进一步提高自身智能化水平。
盘古智库报告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整合将沿央国企通过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外资并购本土新势力获取智能化技术等路径加速演进。总体来看,汽车行业的并购趋势受到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并购活动尤为活跃,而新一轮并购重组也必将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汽车产业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此前也指出,兼并整合是治理内卷的重要手段。基于目前的产业格局,兼并重组并不会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相反可以进一步提升优势汽车集团在全球的竞争力。
陶杲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新势力在电动车、电机、电控及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积累了优势,与资金充裕的传统车企巨头形成互补,促使双方合作加强。这种合作既优化了资源配置,避免了重复研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又推动了产能整合与升级。
“与此同时,外资、合资品牌借助当前中国在智能化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也有助于保持其全球领先地位,长期来看也将有助于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陶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