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8 03:17:50 股吧网页版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东盟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越南胡志明机场,上汽通用五菱的50台五菱缤果新能源车作为场内作业车辆正稳定运行;在东盟各国的大街小巷,东南亚网约车和送餐平台公司Grab计划部署多达5万辆比亚迪电动汽车……

  从“整车出口”到“构建生态”,从“产品输出”到“产业链协同出海”,近年来一些中国新能源车企加速“驶向”东盟,以本地化生产适配当地市场需求,推动双方共赢发展。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显示,2024年亚非拉新兴市场电动汽车销量接近60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东南亚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近50%。业内人士分析,东盟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随着东盟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该地区正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东盟获更多中国车企选择

  17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展厅内,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微型新能源车引来不少东南亚客商驻足。“之前五菱汽车已经进入了马来西亚,今年还与我们国家的企业签订了协议,将在马来西亚组装合作车型,比较期待它的落地。”来自马来西亚的一名参展商说。

  数百里外,在位于广西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内,一辆右舵版的新款MPV缓缓驶下生产线。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它即将开启海外征程。

  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东南亚国家的大街小巷。据泰国汽车协会统计,2024年泰国电动汽车注册量约7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14%,中国电动车品牌表现抢眼。在柬埔寨,电动汽车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名片之一。

  “中国汽车生产如何对接全球?”这曾是不少“汽车人”心中的疑问。

  业内人士指出,日韩车企深耕东南亚市场多年,在东南亚形成一定消费黏性。而今,年轻一代东南亚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偏向“物优价美”,中国汽车制造商应充分抓住这一趋势,因地制宜推出兼具经济性和先进技术的汽车,快速拓展东南亚市场。

  东风柳汽制造技术部负责人乔宪涛表示,全球汽车产业正朝着电动化、网联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智能化将成为车企的竞争焦点,也是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时的重要考量。

  “这几年,汽车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要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将来还会把更多目光放向东盟6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说。

  “拓展东盟业务,是许多车企共同的选择。”上汽通用五菱海外事业部总经理肖强说。

  知识技术“出海”渐成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此前接受采访时说,选择合适的海外目标市场“直接生产”,是车企国际化的必选项。从“国内产全球销”到“全球产全球销”,中国车企正加速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协同。

  “我们以跨国建厂、跨国建‘链’为切入口,打造竞争优势。”上汽通用五菱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介绍,多年来,上汽通用五菱已带领17家中国产业链企业“走出去”,为当地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还在印尼发展出超过50家本土供应商,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到整车组装的本地化生产。

  不仅是五菱,长安、比亚迪、长城等汽车品牌,通过海外并购、投资建厂、技术合作等方式,主动“链接”东南亚合作伙伴,加强技术和生产合作,迅速成为东南亚汽车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来西亚,吉利集团不仅入股该国民族品牌宝腾,助其扭亏为盈,还帮它在当地建成电动车全产业链工厂并启动生产。

  在泰国,比亚迪工厂把先进的柔性生产方案引入当地,产线涵盖冲压、涂装、焊接和总装全流程,有效推动当地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

  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韦珍玉认为,中印尼经贸合作,看得见的不仅是简单的销售数据,也有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这对提升印尼产业水平和制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亚洲电动汽车协会联合会主席、菲律宾电动车协会会长埃德蒙·阿拉加表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电池创新、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等方面领先,东盟国家民众对环保出行需求日益增长,两个市场彼此契合,互补性强。

  去年,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广西正式成立,涵盖89家成员单位,汇聚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众多力量,以促进中国和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发展。“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与中国合作可以为当地电动汽车产业提供支持。”共同体成员单位、印尼阿南达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董事会主席罗尼表示。

  机遇挑战并存合作潜力广阔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引领下,中国汽车品牌的产品力和知名度迅速提升,但不可否认,中国与东盟的汽车生态合作仍面临一些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车企整体的出海体系刚刚建立,工厂建设、产能提升、售后渠道铺设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问题。

  “中国汽车品牌海外营销体系以及供应链的培育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东风柳汽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冯杰说,车企一定要做好业务布局,协同区域资源,建设完整的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汽车电子等零部件供应配套体系。

  与上述短期问题相比,推动汽车标准共建这一长远目标也有待深化。

  近年来,依托中国与东盟地区政府间合作机制,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向东盟国家介绍和推广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及产业化应用经验。2023年,双方建立起汽车标准法规官方合作机制并完成首批304项电动汽车标准清单互换,提出了中国—东盟先进汽车技术标准法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方案,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标准共建工作。

  然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调研显示,日本、欧洲体系对东盟汽车市场的制度和规则、当地汽车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影响较深。例如,马来西亚采用欧洲经济委员会牵头制定的联合国汽车法规达近百项;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也采用部分联合国汽车法规;在关键的充电接口标准等领域,欧洲标准在东盟汽车市场上已形成先发优势。

  产品落地更要生态落地。在2025年第七届中国—东盟汽车标准法规合作对话会上,与会中方专家一致认为,车企应在国内和国外同步建立标准化团队,与国内标准化机构形成联动机制,积极参与当地汽车标准法规全生命周期工作,内外配合、双向联动、交互推进。

  一方面,要持续深度参与东盟地区汽车标准化工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加快建立行业内部分工合作机制,形成以政府主管部门为引领、行业标准化机构为主体、企业和其他技术机构为支持的相互协作局面,在东盟汽车市场和国际舞台上形成合力,共同发声。

  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当地对中国汽车标准的接受程度。业内人士建议,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邀请东盟国家专家来华实地体验中国标准的实施与产业化效果,加强与东盟国家相关主管机构的交流,进一步提升双方对汽车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国际策略咨询公司安永—博智隆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预计到2035年其电动汽车销售总额将从2021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800亿至1000亿美元。“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地区的绿色发展需求相一致,有利于提升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链发展,双方仍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肖强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