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2日讯(记者徐昊)在上海经济发展中,汽车产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压舱石”,从消费、供给、出口三端全方位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10月22日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作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比较高的支柱产业,上海汽车产业在拉动消费、稳定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消费端:政策与需求共振
今年以来,“政策+需求”双轮驱动的消费场景,已成为上海车市的新常态。除推出市级层面的“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的“两新”政策外,上海市嘉定、浦东、普陀、奉贤、闵行等多区均开展了促进汽车消费专项补贴活动,金额从3000元到一万元不等,并可叠加国补、市补使用。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上海出台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将补贴对象扩大到外牌车辆,让更多使用外牌的车主具备了在上海“以旧换新”的补贴资质,对于汽车销量提升效果十分明显。
市民王先生的购车经历,便是这一政策红利的生动体现。今年7月底,王先生在临港新区的4S店挑选到一辆荣威M7 DMH混动车型。“区里的补贴再加上厂商的优惠,前前后后省了将近一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绿牌申请特别快,才三天就通过了。现在周末经常能带着家人出去自驾游,方便多了。” 王先生向记者分享了他的购车体验。
像王先生这样受益于政策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政策的推动下,上海汽车消费市场的“金九银十”成色十足。一位特斯拉品牌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十一假期,门店的客流量翻了两三倍,成交情况也比平时多了一倍不止。”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特别是在8月,汽车类商品作为社零统计中体量最大的品类,销售额达到208.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3%,成为社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供给端:上下游协同推动产业升级
“政策+需求”的双轮驱动在持续催热上海汽车消费市场的同时,也让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强势复苏,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上汽集团9月销量达43.98万辆,同比增长40.39%,在远超整体市场增幅的同时,实现同比“九连涨”,并在时隔5个月后重新夺回中国上市车企月度销量冠军。其中,集团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达18.95万辆,同比增长46.54%;1至9月累计销售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
自主品牌成为上汽集团9月销量大增的主要动力。9月,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29.4万辆,同比增长50.4%。1至9月,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204.4万辆,同比增长29.2%,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4%,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在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同时,合资品牌也在市场调整中逐步回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上汽集团旗下上汽通用9月销量达4.9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4.38%,延续了此前的势头;上汽大众9月销量以9.41万辆的成绩,刷新年内月度销量新高。
销量“九连涨”的上汽集团,恰是上海汽车工业不断转型升级的缩影。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上海汽车制造业产值达到4521.96亿元,同比增长10.6%。在其背后,是上海汽车工业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转型战略,也是上海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的必然结果。目前,上海已形成覆盖“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物流运输-终端服务”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不仅夯实了上海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更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联动效应,带动钢铁、电子、物流等关联产业产值增长。
出口端:龙头企业引领出海
不仅仅在国内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海汽车”表现同样亮眼。2025年上半年,上海口岸汽车出口达127.5万辆,同比增长13%,占全国出口总量36.7%,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上汽集团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作为上海汽车出口的两大龙头企业,共同推动着上海汽车出口的高速增长。
今年9月,上汽海外销售10.1万辆,同比增长12.2%;本年累计海外市场销量为76.5万辆,累计增长3.5%。其中,MG品牌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尤其是全新MG4 EV作为全球纯电车型,在欧洲多次获得单车销量月冠,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成功案例。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同样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枢纽。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特斯拉中国累计出口量达到17.4万辆。其中今年三季度特斯拉中国出口7.26万辆,同比增长近8%。
9月27日,特斯拉宣布在印度市场交付首批Model Y车型,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印度市场,而所有交付车辆均来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这一事实不仅突显了上海工厂在特斯拉全球布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彰显了“中国智造”高端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四季度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以及购车补贴等利好政策的延续,汽车市场将迎来“冲刺收官”的关键阶段。上海汽车产业将以“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产业链协同”模式,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持续领跑,为上海经济注入新的产业活力,为全年经济增长再添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