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正在举行。22万平方米的展厅内,1085台展车中629台新能源车型占据半壁江山,93台首发新车里合资品牌贡献近半数席位。
面对前10个月自主品牌65%的零售市占率和46.7%的新能源汽车累计渗透率,一汽丰田、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以及BBA等合资乃至豪华品牌巨头不再固守“全球模板”,而是带着本土化研发的新车与技术亮相,从战略放权到产品落地,这些合资企业正在尝试把住中国车市的脉搏。
战略放权,本土团队接过“方向盘”
跨国车企过去习惯于“一款车卖全球”,这条路在中国市场已渐渐行不通。当自主品牌凭借对本土需求的精准把握持续挤压市场空间,合资品牌终于意识到,中国市场早已不是被动接受全球产品的“输出地”,而是需要深度参与、主动适配的“核心战场”。这场变革的核心,正是决策权的下放与本土团队的崛起。本次广州车展,正是展现跨国车企变革成果的舞台。
东风日产近年面临燃油车销量下滑压力,正以“GLOCAL新模式”加速新能源转型。这一模式融合全球技术根基与中国本土研发优势,东风日产计划投入超100亿元研发资源,将本土研发团队规模提升至4000人以上,核心赋予中国团队产品定义、动力配置等关键决策权。此次广州车展,东风日产带来了本土变革的第二款新能源车型——插混轿车N6,它与此前上市的纯电车型N7形成产品梯队,共同成为本土化研发的核心成果。
此外,丰田已正式落地“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其核心是赋予中国团队从市场调研、产品定义到配置敲定的完整决策权,无需日本总部层层审批。一汽丰田2026款全新RAV 4荣放的空间优化方案,就与本土团队深入中国市场,大量调研并积极参与决策密切相关。广汽丰田在本届车展亮相的铂智7,也是丰田本土平台策略下的产品。该车基于广汽丰田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中大型车新能源专属平台打造,与主攻中小型市场的铂智3X分属不同产品序列。而铂智3X已在2025年10月实现交付量10013辆,成为丰田在华首款月销破万的纯电动车,用市场表现验证了“中国团队主导平台研发、适配本土需求”模式的可行性。
“24小时内发布换代威兰达和铂智7两款新车,有油车也有电车,这在广丰历史上是第一次。”11月21日,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在广州车展广汽丰田发布会上表达了企业在中国市场加速变革的坚决,“我们想传递的是广汽丰田在智电转型道路上坚持油电同强、油电共进的决心。”
大众集团在本届广州车展也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核心战略,展现了明确的本土化布局。车展现场,上汽大众推出全新新能源产品序列ID.ERA,宣布2026年起将投放多款覆盖纯电、混动、增程的车型,首款产品为基于展台上ID.ERA概念车打造的9系SUV,以德系调校增程系统、智能座舱及前沿驾驶辅助系统为核心亮点。此外,品牌Pro家族首款混动帕萨特ePro亮相,与燃油版车型共同完善产品矩阵,意在迎合中国用户的不同动力需求。
汽车分析师凌然表示,中国本土团队更了解市场与消费者需求,全球车企认识到中国市场的领先性与独特性,为了提振销量,也在采取较为激进的改革。
智能化升级,跟上“中国脚步”
智能汽车正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标签,合资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应用速度一直较为保守、克制,这也成了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一环。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合资车企也在尝试以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的升级跟上“中国脚步”。
在上汽大众朗逸Pro的亮相现场,主持人用四川话喊出“打开空调,播放川剧选段”,中控屏迅速响应。这款限时8.88万元起售的“国民家轿”,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与科大讯飞语音系统,支持四川话、粤语等方言识别,还能联动腾讯生态。一汽-大众也带来了ID.4 CROZZ智驾版的演示:其搭载了交通标志识别系统,能精准识别中文路牌信息,中控屏升级为12.9英寸并搭载ID.S 5.0车机系统,内置本土化应用,操作流程更贴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
东风日产新款天籁则搭载了与华为合作的鸿蒙座舱,提出“场景化智能”的产品理念。具体来看,其“通勤模式”可提前推送目的地周边停车场空位及实时路况,“家庭模式”能自动调低音量、切换儿童友好型交互界面并提供亲子内容播放选项。官方透露,后续将通过OTA升级接入更多本土化生活服务,进一步拓展车机场景覆盖。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起售价仅12.99万元。
凌然认为,从方言识别到中文路牌适配,从场景化功能到本土化生态,合资品牌的智能化升级不再是简单的配置堆砌,而是真正站在中国用户的视角重构产品体验。这场“补课”虽然来得稍晚,但从车展现场的演示效果来看,其学习能力与落地速度,已然展现出巨头转型的决心。
产品“量身造”,价格“打下来”
战略放权打通了决策链路,智能化升级补齐了体验短板,而合资品牌尝试破局的最后一环,落在了“产品”与“价格”上。在本届广州车展,无论是豪华品牌还是主流合资品牌,纷纷拿出了“配置拉高、价格下探”的诚意,用更贴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与定价策略,发起反击。
北京奔驰全新纯电CLA在广州车展亮相并公布售价,可以被视为豪华品牌“求变”的标志性动作。24.90万-28.56万元的定价已进入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核心价格带。依托纯电平台优势,国产版本轴距较海外版加长40毫米至2830毫米,后排腿部空间得到针对性优化,大幅提升乘坐舒适性。智能驾驶方面,新车搭载与Momenta联合研发的无图辅助驾驶系统,更贴合中国路况。
宝马也在此次广州车展带来了升级产品。2026款BMW X5的配置更有诚意,以往仅顶配车型才有的驾驶辅助Pro(含高速NOA、自动泊车)、前排座椅通风、后排座椅加热,已实现全系标配,21英寸轮毂与哈曼卡顿音响也不再是“选装件”(顶配车型更升级为22英寸轮毂)。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翔表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我们始终秉持清晰承诺:以真正契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与体验,持续深耕本土、锐意创新、敏捷应变”。
奥迪也不落人后。一汽奥迪在广州车展重磅上市A5L乾昆智驾版,官方指导价30.68万元,车展限时价28.68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新车搭载了华为乾昆智驾全场景功能,是首款搭载华为辅助驾驶功能的燃油车。
上汽奥迪则以“加量不加价”推出增配车型,E5 Sportback钦定性能quattro型定价27.99万元,仅比26.99万元的先锋Plus型、先锋quattro型多花1万元,就新增空气悬架、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后轮主动转向系统等价值5万元的高端配置。
凌然认为,从轴距加长、空间优化的产品定制,到价格下探、配置普惠的市场策略,合资品牌正在抛弃以往“全球产品本土化微调”的浅尝辄止,转向“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深度变革。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自主品牌崛起带来的生存压力,更是中国市场从“增量”到“存量”转型后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