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5 17:12:30 股吧网页版
2026年6款新能源产品待发 上汽大众“油电同进”战略步入密集兑现期
来源:中国经营报

  “今年,从上汽大众整体的表现来说,我们在燃油车细分市场应该比去年有持续的提升,整个市场战略也有一定的成果落地。从整体销量上来说,我们还是维持在全年100万辆以上,这是可以预见的。”11月21日,2025广州国际车展在广交会展馆拉开帷幕,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李俊在接受《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在产品的升级迭代上,李俊告诉记者:“从整体市场表现来说,上汽大众今年的很多产品一直在升级迭代,价格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太‘背刺’消费者,总体来说趋势比较好。我们希望近几年在产品研发上面的投入,最终能够反馈给消费者,能够符合他们的需求,因为过去大众可能在一些智能化配置上,和现在国内的新势力和自主品牌比有一定的差距。”

  “从明年整个产品结构的规划来说,我们还是以100万辆年销量为目标,同时会更加注重整个产品线的结构分布,至少会有20%的新能源产品。”对于2026年的规划,李俊直言:“以前我们在燃油车市场进攻,在电动车市场发展较缓慢,从明年开始,随着全新的6款新能源产品上市以后,我们将会发起在新能源市场进攻的号角,上汽大众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各个领域里,都会崭露头角。除了油车的防守,我们还会在新能源车市场上打起进攻战。”

  广州国际车展上,上汽大众全新新能源产品序列定名为ID. ERA,寓意开启未来出行新纪元。2026年,ID. ERA序列将推出多款纯电、混动、增程产品,满足用户全场景出行需求。新序列第一款产品,也是大众首款9系车型,正以全方位旗舰实力,定义“德系满级旗舰SUV”。

  ID. ERA新序列明年密集投放

  自上汽大众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 ERA首发后,其量产计划就备受期待。此次广州国际车展,上汽大众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序列定名为ID. ERA,并围绕多元生态、能源格局、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技术底蕴与用户服务这六大核心维度,系统阐述了企业的战略路径。

  在生态合作上,上汽大众将融合中德优势、携手全球顶尖科技伙伴,拓展“科技朋友圈”;新序列将实现纯电、混动、增程三大技术路线的全面覆盖;智能座舱则整合全域感知和多模态AI大模型,真正懂用户所需。上汽大众还联手酷睿程、Momenta等科技朋友圈,打造高阶驾驶辅助系统。德系基因也将充分融入全新智驱架构与安全体系,构筑软硬协同的可靠基石。通过线上App升级、线下展厅与快闪网络拓展,上汽大众将持续优化用户触点与体验。

  “2026年,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将会有6款全新新能源车型登场,其中4款是ID. ERA系列产品。”李俊告诉记者,“明年我们带来的全新车型都是中德双方强强联手的产物,在当下的新能源市场,融入中国智慧的产品往往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上;而传承德系基因的产品则有自己的底蕴,在操控、调校、驾控和生产工艺制造上要求严格。上汽大众基于自身在国内的智能化技术优势,和德系品质底蕴相结合,形成新纪元,让ID. ERA序列应运而生,不仅秉承了德系车的品控和质量,还有大量智能化提升。上汽大众未来的产品,无论是辅助驾驶还是智能座舱,都将朝着国内第一梯队的方向去打造。”

  李俊解释道:“ID. ERA序列的第一款产品定义为‘德系满级旗舰SUV’,对于这款增程车型,我们命名为9系。目前市场中9系产品越来越多,包括M9、L9、900等,均为大型SUV产品。如果我们把它定义为9系,大家也能联想到,这是一款大尺寸6座SUV产品。”

  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事业部执行总监Fabio stoelzel(范必欧)告诉记者:“今年,上汽大众提出了‘全势能、更出众’,我们始终坚守对客户的承诺,为各品类、各细分市场的用户精准提供适配其需求的大众车型。”

  Fabio stoelzel还表示:“我们积极推进‘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全面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及增程等多元市场领域。ID. ERA序列的推出,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对于2026年的规划,Fabio stoelzel告诉记者:“2026年上半年,我们将密集投放多款新车型,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不同的选择,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我们希望中德双方将优势强强联合,‘美美与共,合作共赢’,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在安全、品质等各方面将德系工艺跟中国的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同时将德国过去四十年来积累的深厚经验应用到中国市场,我认为这是市场中其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也会持续借鉴中国市场的智能新技术,跟中国供应商继续深度合作,为新的客户、消费群体提供更好的产品,契合他们的需求。”

  始终坚持“在中国,为中国”

  “在研发战略上,我们一直坚守‘在中国,为中国’的承诺。中国市场的需求高度多元,尤其在高端化与智能化上,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实现技术的革新,继续践行这一技术发展路径。”Fabio stoelzel称,“我们始终坚持德国工程体系的严苛标准和技术沉淀,同时积极与中国本土供应商进行合作,共同推进 AI、智能座舱等技术研发。目前,我们已与百度、腾讯、Momenta、酷睿程等伙伴建立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前瞻技术落地。”

  与此同时,Fabio stoelzel还直言:“中国市场与欧美市场有明显差异。全球约有70%新能源的销量来源于中国,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配置升级的关注和要求也更突出。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中国继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而中国也将会成为我们相关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心。因此,我们在中国销售的汽车,都是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当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大众的DNA,不管你在哪里选购大众汽车,它始终都是大众品牌的产品,基因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将ID. ERA序列第一款产品9系定位为旗舰级大6座SUV,配置和技术含量处于我们当下最高水平,包括激光雷达、高阶语音交互在内的主流智能配置都会配备,舒适性配置例如冰箱、娱乐屏等也都会提供。在底盘方面,德系产品在调校上有比较严苛的要求,我们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采用智能底盘技术,兼具德系车辆的严苛调校与智能化体验,大家可以期待实际表现。车辆在座舱内的空调、座椅、交互面板等领域,还会带来多项行业首发技术。”李俊称,“这款车从立项到完成不足两年,完全是中国速度。作为德系品牌,大众一直致力于更好地匹配中国市场的智能化需求,打造技术表现更高、体验更完整的产品。”

  这两年很多增程车型的发布获得了消费者关注,对于ID. ERA的优势,李俊告诉记者:“德国车的基因一定是优异的底盘和发动机,这是他们成为燃油车王者其中一个因素。很多业内人认为,作为一辆增程车,它的发动机只是一个充电宝,但事实远非如此。用户为什么会购买增程车,主要痛点在于如果买纯电车,长途出行要考虑续航不足的问题,例如‘五一’、‘十一’出游等场景,动力不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匮电状况下的驾驶表现是增程车质量好坏的分水岭,我们用燃油车上的EA211发动机做增程器,能确保匮电状况下加速性不受影响。在低温、缺氧、冰雪道路等场景下,我们的增程车表现都能够达到一个非常优秀的水平。我们的优势是断代式领先的增程器,同时还把过去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短板变成了长板。”

  油电同进”战略见成效

  “在上汽大众‘油电同进’的战略指引下,今年整个Pro家族的销量在稳步提升,让消费者体会到了燃油车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等方面的技术进阶,客户反馈非常好。在Pro家族的加持下,上汽大众全年的销量将继续稳定在‘百万俱乐部’,目前我们已经累积了2600万车主,在燃油车领域销量一直很稳健。”对于今年Pro家族的市场表现,李俊如是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未来规划,李俊称主要有两个具体的目标,一是在燃油车领域保持传统优势并推出新产品;二是在新能源领域进一步发力,使其成为主力产品。“从智能化的角度,我们希望不仅新能源产品具备智能化能力,燃油车用户也能享受到同样的智能体验。因此,‘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是我们未来产品战略的核心思想。”

  不久前,J.D. Power发布的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显示,燃油车长期质量持续滑坡。对此,李俊告诉记者:“上汽大众一直秉持‘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在研发新能源产品的过程中,从未放弃燃油车,这是第一(原则)。我们不抛弃油车,主要体现在对燃油车智能化和辅助驾驶的研究一直在推进,Pro家族2026款具备了高快NOA功能,新上市的朗逸Pro搭载了基于高通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车机融合了百度文心一言、DeepSeek大数据模型。”

  除此之外,李俊还进一步向记者解释道:“我们持续在燃油车上做智能化升级,同时在制造、碰撞测试和整个德系生产标准上从不妥协,而且这是全领域的,不分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此外,大众汽车体系内对生产制造工艺的把控和严苛要求,是我们的产品在质量环节能获得持续、稳定好成绩的保证。正是基于这样优秀的基因,我们对未来上汽大众新能源产品在质量方面的优势非常有自信,这也是我们在新能源赛道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一个显著优势。”

  对于燃油车长期质量持续滑坡的行业现象,Fabio stoelzel告诉记者:“现在中国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挑战也很大,很多主机厂包括供应商都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在质量标准方面打折扣的借口。因为质量是上汽大众的生命,是我们品牌的核心,同时也是我们对中国消费者的承诺,在这一点上,我们永远不会妥协。另外,我们新推出的这些车型也将享受到整车终身质保,这也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因为我们相信,对于客户来说,质量不应该是他们担忧的问题,只要选择了大众车,质量就不应该成为他们的担忧。”

  谈及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退坡可能产生的影响,李俊告诉记者:“关于燃油车,我认为购置税退坡不会带来燃油车占比的反弹,但燃油车占比下滑的速度可能会放缓。同时,在新能源市场中,15 万元以上、20 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受到的影响会相对有限;5% 的购置税差异对这类产品影响并不大。但对于经济型电动车,这5%会带来更明显的抑制作用。整体来看,市场规模不会发生大的波动,但结构可能出现变化,低端市场燃油车占比可能上升、电动车占比可能下降;中高端市场,电动车占比会继续提升,燃油车占比将持续下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