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由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世界会客厅开幕。今年论坛主题为“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论坛包括开幕式暨国际绿色航运主论坛、国际海运论坛和国际航空论坛,以及4个分论坛和10余个特色活动。
当天下午,以“创新领航智链未来——科技赋能全球航空新格局”为主题的2025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办,中国东航与上海机场已连续5年携手承办这一航空业盛会,论坛汇聚近300名全球航空领域的政企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新时代航空发展新趋势、新路径。论坛上,多项重磅成果发布。
中国东航发布《东航全球客货运航网建设》成果。东航始终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助力浦东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与货邮吞吐量全国双第一。在航网建设上,2024年以来东航新开23条中远程国际航线,通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1个、通航点36个。今年年底首开上海—新西兰—阿根廷航线后,东航将成为中国境内通航六大洲、国际通航点第一的航空公司。东航还通过设立虹桥枢纽空铁联运中心、异地城市航站楼,构建长三角空地一体化出行网络。在提升枢纽中转功能方面,2024年,东航在浦东机场完成国际中转旅客835.8万人次,占机场总量的80.9%;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479.5万人次,同比增长26.8%,成为推动浦东枢纽国际中转量快速增长的关键力量。
上海机场发布《沪来沪往,适易中转——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的上海实践》成果。枢纽机场核心功能是中转,上海机场发布“沪来沪往·适易中转”品牌,品牌兼具枢纽定位和上海特色,聚焦“产品+服务+效率”综合转型升级,形成“三客三货”六大产品和“四适四易”八大服务,实现“国内+国际”“空空+空地”“浦东+虹桥”“客运+货运”全业务类型、全服务链条中转能级提升,不断强化枢纽功能,持续提升旅客体验度、舒适度、满意度,全力打造世界级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上海市科委、上海机场、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发布《可持续航空燃料关键技术与中试验证项目》成果。该项目在上海市科委指导下,上海机场、华东师范大学、尚能绿航新能源联合攻关,通过“油脂无氢定向转化”技术,突破传统提炼工艺氢耗高、成本大的瓶颈,研发出高收率、低成本、低冰点、可全掺混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技术,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创新技术支撑。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中国民用机场协会2025中国运输机场发展指数》,以量化评估方式,全景展现中国机场发展态势。2025中国运输机场发展指数总分为113.40,较2019年基期提升13.4%,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中国运输机场在安全、通达、便捷、服务、绿色、贡献六大维度均实现全面提升,整体向好、亮点突出。中国运输机场呈现数智化转型全面提速、绿色化发展系统推进、协同化格局深化拓展三大特征,正从“规模复苏”迈向“质效引领”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