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高志刚)8月29日晚间,中国船舶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收入403.25亿元,同比增长11.96%,其中,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386.69亿元,同比增长12.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
在手民品船舶订单2334.87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聚焦市场热点和机遇,持续推进全产业链经营,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59艘,共计543.98万载重吨,价值达489.05亿元;修船业务承接130艘,总价值为11.17亿元;海工装备承接2艘,价值29.56亿元;应用产业承接合同金额15.6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接船舶订单中,中高端船舶占比超过90%,绿色船舶占比超过50%。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价值2334.87亿元;修船订单74艘,价值7.66亿元;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36.99亿元;应用产业合同订单金额21.10亿元。
交付方面,中国船舶完工交付民品船舶48艘,共计355.22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56.00%;修理完工船舶125艘,价值15.17亿元,金额数完成年计划的78.40%;交付应用产业设备产值9.52亿元。
报告期内,中国船舶加速推进品牌船型优化迭代,大力开展自研船型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强化数智化转型驱动。上半年,公司完成专利申请748项,其中发明专利711项;授权专利286项,获得科技类奖项38项。
在深海船舶装备等高端船舶领域,上半年公司旗下外高桥造船承接一艘30万吨级FPSO,广船国际承接一艘7万吨级半潜船,进一步增强公司深海开发技术与装备市场竞争力,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
多方面领跑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船舶拟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即将正式完成。8月29日晚间,中国船舶同步发布公告,上交所决定对中国重工A股股票予以终止上市,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因属于主动终止上市情形,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据悉,重组后的中国船舶,将通过整合中国重工旗下的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优质资产,深度融合中国重工在舰船研发设计制造领域的业务优势,推动双方船舶修造及配套业务的协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研发制造实力。
本次交易实施后,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将消除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巩固与突出其主业。存续公司将整合双方资源,优化船舶制造板块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有效提升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根据双方2024年度财务数据估算,重组后的中国船舶总资产将突破4000亿元,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300亿元,其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及手持订单数量均领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