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2 18:50:00 股吧网页版
永泰能源以创新驱动全钒液流储能产业发展
来源:证券日报

K图 600157_0

  本报讯 (记者王僖)近日在武汉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上,永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泰能源”)旗下子公司北京德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泰储能”)斩获两大行业权威奖项:其全资子公司张家港德泰储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家港德泰储能”)获评“2024—2025年度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创新突破奖”,德泰储能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贾传坤教授荣膺“2024—2025年度中国液流电池储能科研/教育先锋人物”。

  奖项背后是深厚的技术积淀。依托“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德泰储能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顶尖院校合作,成功转化全钒液流电池核心专利技术二十余项,覆盖关键材料、电堆结构等全产业链环节。截至目前,德泰储能累计拥有储能专利23项,张家港德泰储能更是申请专利25项(含14项发明专利),15项已获授权。

  核心产品迭代进一步凸显德泰储能技术创新的深度。2024年4月份,德泰储能自主开发设计的32kW电堆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检测;仅一年多时间,2025年9月份,公司便完成电堆升级迭代——依托石墨烯电极关键材料技术,结合电堆流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新迭代的电堆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180mA/cm²,能量效率突破80%,功率提升至45kW,同时单堆功率成本大幅降低28%。此外,还完成500kW/2MWh集装箱式储能模块研发,集成自研BMS系统,为大规模储能项目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全钒液流电池行业长期存在的“电解液成本高、温度适应受限、容量提升难”三大“卡脖子”痛点,公司在新加坡的子公司Vnergy Pte.Ltd.研发的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实现了1公斤替换1.45升传统钒电解液,成本仅为后者的40%至60%,结合短流程工艺综合成本再降40%以上;该材料还将电池工作温度拓宽至5℃至70℃,且兼容现有电堆系统,目前5kW系统所用产品已进入生产阶段。据悉,第二代正极增容材料性能已翻倍,负极材料实验室测试亦启动,计划2027年底实现负极钒用量降低50%,持续刷新行业技术高度。

  上游资源保障同样稳固。德泰储能通过收购优质钒矿,已拥有五氧化二钒资源量158.89万吨,丰富且优质的钒矿资源储备,为德泰储能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布局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原材料保障,从源头进一步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当前,《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须达1.8亿千瓦以上,钒液流电池迎来发展机遇期。手握技术、资源、产品多重优势的永泰能源,正以创新为引擎,在储能规模化浪潮中领跑,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