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产品制冷剂量价齐升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多家氟化工龙头盈利显著增长。
巨化股份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已超去年全年。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是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等多家以制冷剂为主营业务的氟化工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同比均实现倍增。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配额制背景下,制冷剂供给受限,行业生态、竞争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国内需求增长,全球南方国家城镇化和消费升级驱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制冷剂供需状况持续改善,制冷剂景气向上趋势不改。
制冷剂量价齐升行业龙头业绩创新高
在A股氟化工上市公司中,第三代制冷剂配额主要集中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永和股份、东阳光等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巨化股份第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29.78万吨,约占全国同类品种合计份额的39.33%;三美股份第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12.11万吨,约占全国同类品种合计份额的12.12%。在制冷剂价格大涨的驱动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创历史新高。
8月27日晚,巨化股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36%;实现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38.82%,环比增长53.57%。
公司表示,报告期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核心产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稳定增长。上半年,公司制冷剂均价为3.94万元/吨,同比增长61.88%;制冷剂实现营收60.87亿元,同比增长55.09%。
三美股份业绩也创下同期新高。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38.58%;归母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59.22%。其中,公司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增长近160%,环比增长近50%。报告期内,公司制冷剂销量为6.20万吨,同比下降6.27%,但销售均价达3.90万元/吨,同比上涨56.53%。
另外两家氟化工龙头东阳光和永和股份同样取得不俗业绩。东阳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4亿元,同比增长18.48%;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170.57%。永和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45亿元,同比增长12.39%;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140.82%。
上半年,各制冷剂龙头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创新成果显著。以巨化股份为例,公司连续2年研发投入保持在10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占比连续4年保持在3.6%以上。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6.03亿元,同比增长11.69%。公司及子公司技术专利受理32件,获得专利授权25件。
制冷剂高景气度行情有望延续
未来制冷剂景气度走势如何?多家券商认为,主流制冷剂品种价格有望持续上行,看好制冷剂长期景气度。
从价格走势来看,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制冷剂价格就呈现继续拉升的局面,今年以来制冷剂价格更是全面上涨。以第三代主流制冷剂R32为例,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8日,R32国内均价为5.9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近40%;进入三季度以来,其每吨上涨了7000元,涨幅为13.33%。“三季度本是传统消费淡季,但在制冷剂生产配额制下,市场供需结构不断优化,制冷剂产品价格依然延续上涨趋势。”业内人士表示。
从下游需求看,目前国内制冷剂下游行业分布大致为空调(62.18%)、冰箱(4.78%)、汽车(9.87%)、其他(23.17%)。虽然空调行业未来10年规模增速或逐渐放缓,但在消费升级、技术创新、政策推动等因素作用下,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且空调厂商是从2015年左右加速转向第三代制冷剂的,目前已接近10年使用周期。此外,汽车、芯片等行业发展也为制冷剂带来增量空间。
巨化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第三代制冷剂实行配额制、产品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第三代制冷剂的刚需消费功能性属性和全球特许经营的商业模式正逐步形成,非周期性行业特征逐步凸显。三季度是维修和出口市场的相对旺季,目前公司已签订的三季度出口交付订单价格保持良好向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