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河旋风、力量钻石、惠丰钻石、四方达等超硬材料概念股股价集体异动,10月9日至10月15日,5个交易日区间振幅分别达到36.33%、45.19%、41.54%、35.28%。
其中,10月15日黄河旋风早盘一度冲上涨停板、力量钻石和惠丰钻石早盘股价一度涨超10%。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股价异动并非短期炒作,核心是出口政策升级引发的行业价值重估,叠加金刚石功能性应用突破与产业整合预期形成的共振效应,超硬材料作为高端制造的“工业牙齿”,其战略价值将随产业升级持续凸显。
行业前景广阔
公开资料显示,超硬材料包括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及其复合材料,被誉为“工业牙齿”和“终极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端制造和前沿技术中,是支撑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战略材料。
对于当前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宋向清表示,由半导体国产替代、新能源革命、高端制造升级等三大战略领域引发的需求爆发正在驱动超硬材料行业进入黄金周期。此外,因合成技术迭代、复合材料创新推动的技术突破,正在使超硬材料从“工具应用”向“功能材料”跨越。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需求的增长,超硬材料的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例如,在精密加工、电子器件制造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超硬材料因其卓越的耐磨性、硬度和导热性能而备受青睐。同时,环保要求的提高促使企业寻求更加高效和绿色的生产工艺,这也为超硬材料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长期来看,随着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超硬材料行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超硬材料市场规模预计约750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9%。预计2025年我国超硬材料市场规模增至172亿元,占全球市场约22.8%份额,并将在未来持续提升本土高附加值细分产品的比重。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超硬材料生产企业亟需加强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抓住特色提升品质向高端转型,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以应对当前多变的市场环境。
产业链公司积极布局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产业链公司不断进行关键技术突破与新兴应用拓展。
大单晶金刚石作为“极限材料”,拥有优异的声、光、电、磁、热等性能特点,被誉为“材料之王”,高品质大尺寸超纯CVD(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可用于珠宝首饰、精密刀具、光学窗口、芯片热沉、半导体及功率器件等高端先进制造业及消费领域。
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攻克MPCVD法(微波等离子体法)合成金刚石关键技术,其散热片、光学窗口片等产品已配套国防军工领域,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应用的突破。今年初该公司公告在新疆将投资3.8亿元扩增公司大单晶金刚石产能。
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量钻石”)半导体散热材料项目一期已于今年年初投产。
据悉,力量钻石大颗粒金刚石单晶生长技术取得突破,成功培育出一颗重达156.47克拉的钻石原石,重量刷新世界纪录。未来该公司将围绕第三代半导体、5G/6G通讯、光伏、新能源汽车、高端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和未来产业需求,进行技术攻关。
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未来,该公司将持续加大功能性金刚石方面的研发投入,加快金刚石在光学窗口、芯片热沉、半导体及功率器件等方面的技术突破。
宋向清表示,超硬材料行业正站在“工具材料”向“战略材料”转型的历史拐点,其发展不仅关乎工业升级,更涉及半导体、新能源等国家安全命脉领域。尽管面临技术壁垒和国际竞争,但中国凭借庞大的应用市场、政策红利和持续的研发投入,有望在未来十年内重塑全球超硬材料产业格局,成为全球高端超硬材料研发与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