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07%、深证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79%。全市场全天成交额16903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24亿元。

从盘面上看,能源相关板块延续强势,深海经济、深地经济概念爆发,可燃冰、油气开采、页岩气等板块涨幅居前。神开股份、石化机械收获“三连板”,石化油服、惠博普收获“两连板”。德石股份盘中触及“20CM”涨停,截至收盘上涨16.8%。
尾盘,深地经济概念股黄河旋风涨停,收获“三连板”,登上热股榜第一名。
数据显示,年初至今,黄河旋风股价涨幅超85%;本月以来,黄河旋风股价涨超52%。公司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涵盖超硬材料及制品,超硬复合材料及制品等。主要包括工业金刚石、培育钻石、砂轮、刀具、钻头、锯片等,主要应用于金刚石工具制造、珠宝首饰、陶瓷加工、勘探开采、建筑建材加工、机械加工、光学玻璃和宝石加工、电子电器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
能源相关概念涨幅居前
今天,能源相关板块涨幅居前。深海经济、深地经济概念持续发酵,可燃冰板块、油气开采板块位列板块涨幅榜前两名,多只个股涨停。

据央视新闻报道,“十四五”期间,中国从“认识深海”到“利用深海”,一步步向着“海洋强国”建设迈进。在深海开发中,能源开发的表现尤其突出。前不久,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流花油田”,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此外,五年来,中国海油国内原油产量增长至5861万吨,国内海上原油增产量超160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比例超过七成,深海油气已成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补给站”。
据央视新闻报道,“十四五”期间,深地经济新装备的应用,不断压缩着中国深地钻探时间表。从地下7000米突破至8000米,我国用了29年;从8000米迈进至9000米,用了15年;从9000米冲刺至万米大关,仅用了3年。深地塔科1井在今年年初迎来了历史性时刻——成功钻至地下10910米,首次在万米地下找到了油气的踪迹。
据自然资源部网站消息,10月14日,自然资源部举办第56届世界标准日主题宣传活动,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成效,展望“十五五”标准化工作方向。自然资源部表示,“十五五”期间,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将聚焦加快抢占深海、深地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标准化制高点。
东方证券研报认为,深海产业体系庞杂,装备占据支柱地位,其中深钻是从下海到入地的大洋钻探技术,旨在通过钻取深海海底的岩芯样本,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等,目前我国深钻技术发展迅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关注该领域投资机会。
财信证券指出,相较于深海科技概念,深地科技概念题材较新,可能更受短线资金青睐,同时经过近几个交易日的发酵,该概念已逐步形成上行趋势,后续可逢低关注相关核心标的低吸机会。
房地产板块表现活跃
今日,房地产板块表现活跃。盈新发展实现“三连板”,光明地产、天保基建、京投发展等多股涨停。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核心城市购房政策持续优化,市场信心有所回暖,预计随着稳销售、稳资金等政策持续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底部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