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从边缘议题到核心战略,ESG不仅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也是资本市场判断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维度。
2025年,中国ESG(环境、社会及管治)发展迈入“深水区”。财政部推进可持续信息鉴证准则体系建设,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突破45%,不难发现,ESG已从“可选动作”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复星医药已连续17年展示其在ESG领域的实践与成果。不久前,复星医药MSCI ESG 评级跃升至AA ,位居国内行业领先,并入选“2025《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成为该榜单中唯一一家中国医药企业,彰显公司在ESG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表现方面的卓越表现。
政策驱动:ESG信披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复星医药的ESG实践是中国企业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中国ESG信息披露制度快速发展,逐步走向标准化和强制化,标志着ESG发展进入规范化阶段。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A股超24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超45%,较2023年的41.86%和2022年的36.47%实现连续增长。其中,央企表现尤为突出,披露率高达98.3%,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国内ESG监管政策的密集落地。
2024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同步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明确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企业,最晚需在2026年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首次将ESG信息披露与指数成分股挂钩,强化了“强制披露”的政策导向。
同期,香港联交所修订ESG框架下气候信息披露要求,进一步收紧“双重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标准。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林启云在2025年北京国际可持续大会上同样透露,财政部正在建立健全可持续信息鉴证准则体系,预计2027年前基本准则、气候准则及鉴证准则将陆续出台,2030年建成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此外,财政部将很快就《可持续信息鉴证业务准则》公开征求意见,规范第三方机构的服务行为,提升ESG信披质量。
随着披露制度的完善,ESG投资在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ESG公募基金规模达4098.65亿元,可持续理财产品存量1880亿元,ESG股权基金规模约6861亿元。
一位长期关注ESG行业的证券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ESG已从边缘走向主流。国内政策在标准制定、激励措施、强制披露等多层面发力,推动企业ESG披露‘量涨质升’。”他强调,上市公司应积极将ESG融入公司战略,以提升抗风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
在政策规范、资本推动与企业实践的三重合力下,国内上市公司ESG生态同样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多维实践:复星医药筑牢ESG护城河
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始终将ESG融入企业战略与日常经营。
“如果说2024年是A股强制披露元年,2025年就是企业比拼ESG质效的分水岭。”上述分析师强调,监管框架已经搭好,企业必须回答“如何做得深、做得久、做得有价值”。
近年来,复星医药集团持续完善ESG治理,提升ESG整体水平,保障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责任方面,复星医药集团持续加强创新研发、产品质量管理、普惠医疗、社会公益和供应链管理等体系的建设。
复星医药将“创新”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等多元模式,复星医药持续推动高质量、可负担的药品惠及全球患者,大力提升了药品可及性。
例如,截至2025年6月底,其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已累计惠及超过1000位淋巴瘤患者;抗疟药产品累计救治全球超8,400万重症疟疾患者,其中37个抗疟品种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此外,复星医药还推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进一步降低优质医疗资源的获取门槛,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累计服务患者超过76万人。在罕见病领域,截至2025年7月,复星医药已上市5款药物,在研适应症达10项;2025年,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复迈宁®获批双适应症,填补相关罕见肿瘤治疗空白,拓展患者治疗选择。
在非洲地区,复星医药通过药品供应、技术培训和本地化生产等多措并举,显著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2024年,公司在非洲举办了超过2500场医药主题培训,覆盖4.1万人次;同时启动青蒿琥酯捐赠项目,计划三年内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抗疟药品。2025年5月科特迪瓦园区一期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有效促进当地制药工业的发展。这些举措有效助力非洲地区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彰显了中国企业的国际责任担当。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复星医药通过“乡村医生项目”累计守护2.5万名村医,惠及300万农村家庭。此外,“粉蓝丝带公益行”两癌筛查项目覆盖云南、四川等地,惠及超1.6万人次。近三年,复星医药公益捐赠总额超过人民币3亿元,体现了其对社会责任的长期承诺。
2025年5月,2025年,复星医药以准会员身份加入制药供应链倡议组织(PSCI),积极主动对接国际治理标准,未来将携手合作伙伴持续推动负责任价值链建设。
在环境领域,复星医药持续完善EHS环境管理体系,积极识别、评估和管理与业务活动相关的环境风险和机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2024年,复星医药投入约人民币1.1亿元用于环保设施升级改造、环保设施运行等工作,共节电1,345万度,节天然气27万立方米,节外购蒸汽7,307吨,对应减少碳排放10,196吨。
在企业管治方面,复星医药集团以ESG 为抓手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构建由董事会及董事会ESG委员会、ESG管理委员会、ESG工作小组组成的ESG治理架构,以确保董事会及管理层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监管、科学指导及全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复星医药这样的全球化医药企业,ESG同样是融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欧盟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均要求企业遵循双重重要性原则,即同时关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财务实质性。
随着中国ESG政策框架日益清晰、披露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更主动地将ESG提升至战略高度,完善治理架构,加强数据管理,积极回应投资者和社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