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8月28日电(记者杜康)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 195.14 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不过,创新药品收入亮眼,收入超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26%。同时,公司持续推进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和整合,2025年以来已签约处置项目总额超20亿元。
制药业务当前为复星医药核心业务,板块上半年营收139.01亿元,同比下降5.29%,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超70%。制药业务之外,公司主要业务板块还有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等,上半年营收也出现个位数下降。上半年,集团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而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61亿元,同比下降23.39%。
归母净利润大增,而扣非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针对中报中的这一“反差”,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解释称,主要是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的影响,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二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由合营企业转为全资子公司的复星凯瑞尚处于投入期,对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亏损相应增加;三是部分联营非控股公司收益报告期内同比减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不过,上半年复星医药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6%,成为业绩一大亮点。对此,陈玉卿表示,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已经成为复星医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有效平滑了仿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影响。“复星医药目前已经形成了抗体、ADC、细胞治疗及小分子四大技术平台能力。围绕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复星医药已逐步构建高价值管线组合,并积极拓展慢病及神经领域。”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57个仿制药品种获批,4个创新药品、22个仿制药品种申报上市。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还有近2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按批件数量)获境内外监管机构批准开展。报告期内,制药板块专利申请达142项,其中包括美国专利申请3项、PCT申请3项。
近两年来,复星医药本集团持续推进业务聚焦,进行资产结构调整。陈玉卿表示,复星医药将继续积极退出非战略非核心的资产。
“今年上半年,我们退出了小股权的医疗资产和睦家,回款1.24亿美元。7月份,我们又出售了所持有的自然阳光的股份。对于控股资产,若该资产在可见时间内很难成为细分领域的领跑者,也会成为我们的整合标的。”他提到,盈利状况并非复星医药调整资产时最主要的参考标准,“比如,复星凯瑞虽然目前没有盈利,但仍然是我们重要的战略布局。此外,我们也在积极把重资产变轻。”
全球市场布局方面,中报显示,复星医药业务已主要覆盖美国、欧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海外营收54.78亿元,占总营收的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