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星医药(600196)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扣非净利润9.61亿元,同比下降23.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4亿元,同比增长11.90%。

复星医药提到,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的影响,但报告期内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利润总额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加主要系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1以及其他非核心资产的收益贡献。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影响因素包括:①营业收入同比减少;②于2024年第四季度由合营企业转为全资子公司的复星凯瑞尚处于投入期,对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亏损相应增加;③部分联合营公司收益报告期内同比减少。
复星医药同时表示,“就单季度而言,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0亿元、环比增加1.40亿元,得益于本集团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提质增效。 ”
资料显示,复星医药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具体来看,制药业务当前为复星医药核心业务,板块上半年营收139.01亿元,同比下降5.29%,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超70%。
报告期内,公司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为22.95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1%,较上年同期增加0.12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为14.69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0.57%。
报告期内,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55亿元,同比下降5.51%。
其中受到地缘政治影响,货物运送受限而延迟确认部分收入至下半年,报告期内北美等地销售收入有所下降;此外,集采等系列政策的执行,对医学诊断业务营收带来挑战。
报告期内,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分部业绩-0.56亿元、同比减亏0.01亿元,分部利润为0.19亿元、同比增长0.73亿元,实现了扭亏。分部业绩同比减亏主要系报告期内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板块企业的毛利率及经营效率提升所致;分部利润增长系因报告期内联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及非核心资产退出所致。
报告期内,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92亿元,同比下降1.83%;实现分部业绩-0.40亿元,同比增亏1.14亿元;分部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减亏0.32亿元。
营业收入及分部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受医疗收费目录价格调整及药品集中采购的影响;部分在建工程转固导致的固定资产折旧上升;康复专科连锁业务于报告期内新增试运营及筹建多家康复医疗机构,开业前期固定开支较高。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复星医药的资产负债率为49.24%,较2024年年末的48.98%略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