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反内卷”正在加速进行。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快递企业提高了电商件底价。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了浙江省义乌市不同品牌快递网点采访求证,多名业务员均向记者证实,电商件涨价情况属实。某头部快递企业旗下网点业务员告诉记者,目前,电商件单票价格已经较上半年的最低1.4元上涨了0.3元以上。
多家快递企业发布的运营数据显示,今年7月,圆通速递(600233.SH)、韵达股份(002120.SZ)、申通快递(002468.SZ)等多家上市公司单票收入价格仍有所下降。国家邮政局相关数据也显示,今年1—7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及单量均呈增长态势,但单票价格出现下滑。
针对上述情况,今年7月底,国家邮政局召开会议并强调,要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行业力量。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快递行业推进“反内卷”,或将有助于快递企业和基层网点在今年下半年迎来利润修复期。
“产粮区”电商件底价上涨
在国家邮政局提出快递行业“反内卷”后,广东省、浙江省等“产粮区”的电商件底价已开始提高。
“今年以来,电商件底价已经上涨了两三次,但具体价格仍取决于电商客户每天的快件量和单票重量。如果电商快件单票重量在200—300克,每天的件量能达到两三百件的话,那么底价大概为1.7元/件。”义乌市一家快递网点业务员向记者表示,但是,今年上半年基本都在亏钱。“底价只有1.4元/件,但成本要1.5元/件,每年最低底价和最高底价间大概有0.5元的浮动空间。”
另一品牌的快递业务员也对记者表示,目前,电商件底价已较今年上半年有所上涨,单票价格底价在1.7元左右。
另据了解,广东省作为重点调价地区和“产粮区”,每件调价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间,同时还设定了1.4元/单的底线价。
在此次涨价之前,广东省部分快递品牌最低能够做到“8毛钱发全国”,浙江省则是全国快递业务量第二大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61.44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量比重为16.9%,排名全国第二。
记者注意到,为深入落实国家邮政局快递行业“反内卷”要求,8月19日,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召开全省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坚决做好市场秩序治理,加强行业自律,旗帜鲜明“反内卷”,抵制低成本恶性竞争行为,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位不愿具名的快递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广东省和浙江省义乌市等地快递涨价,将缓解快递企业总部和加盟网点的经营压力,扭转部分网点亏损局面,上市公司利润也有望迎来修复。“部分追求低价的电商商家短期或承压,但从长远来看,‘反内卷’政策将加速引导行业向高价值、差异化方向跃迁。头部快递企业产品结构多元、服务质量领先,无论是业务量还是利润都将受益。”
行业“反内卷”重构竞争逻辑
在国家邮政局上述会议召开后,快递行业“反内卷”的效果已有显现。
日前,中通快递(02057.HK)董事长赖梅松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广东省从8月5日开始,对整个行业价格做了一些调整,正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快件利润比原来确实上涨了一些,这对公司整体利润而言影响是正向的。”
“8月以来,‘反内卷’政策已取得一些效果,单票价格在回升,整个行业以及监管部门一直在努力。”在赖梅松看来,未来,快递单票价格再次跌回1元钱以内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公司非常有信心实现价格趋稳,快递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一位不愿具名的头部快递企业管理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已注意到行业政策动向,会根据“反内卷”的要求和情况变化开展行动。“股市已经对快递行业‘反内卷’作出了一些回应,行业‘反内卷’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也是有好处的。”
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底,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就喊出了“摒弃价格竞争”的口号。此后,申通快递每月业务量增速呈放缓趋势,5月,申通快递的业务量增速为16.35%,6月放缓至11.14%。单票价格方面,5月,申通快递单票价格为1.95元,同比下降2.99%,6月上升到1.99元,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2%。
申通快递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国家邮政局推动行业“反内卷”政策落地之际,公司将以技术护城河、客户信任度重构竞争逻辑,走出一条“体验优先”的差异化之路,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司提出了‘内涵式增长’战略,坚持‘技术驱动体验升级’路径,通过数智化提效、柔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三大核心,追求有质量的增长,拒绝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的虚假繁荣,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申通快递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东兴证券相关研报分析认为,预计后续各地还会继续跟进推出“反内卷”相关政策。当前,行业“反内卷”的力度超出市场预期,正带动快递板块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在行政力量的干预下,‘价格战’近期有望出现缓和。”
数智化转型赋能降本增效
除提高电商件底价外,快递行业如何更好地“反内卷”?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数智化转型赋能降本增效,或是快递行业应对“反内卷”的重要方向之一。
“无人化”是快递行业应对“反内卷”最鲜明的特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多家快递企业均已在无人车领域加速布局,以实现降本增效。
赖梅松在电话会议上透露,无人车已经在中通快递部分网点实现商业化运用,在降本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公司已在200多座城市、700余个网点投入使用无人车超过2000辆,每天可完成约20万件快件配送任务。随着各地路权逐步放开及技术不断迭代,无人车即将进入规模发展阶段,从站点到驿站间确实能够实现降本。传统车辆的运输成本大概0.12—0.15元/票,用无人车可以降到0.05—0.08元/票。”
申通快递也在加码“无人化”。“截至目前,公司今年的常态日产能已突破9000万单,峰值处理能力达1亿件,全链路时效压缩至43小时,72小时妥投率稳居行业前三。”申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年,公司计划投入运营2000台无人车,覆盖校园、乡村等六大场景。
据了解,今年7月25日,申通快递收购了丹鸟物流,希望以此构建“经济型快递+品质快递”的双业务矩阵,优化产品结构,形成差异化优势。
华源证券相关研报分析认为,当前,电商快递行业需求坚韧,自上而下的“反内卷”有望率先带动“产粮区”快递价格上涨,释放企业盈利弹性,同时更大范围的竞争监管仍值得关注。“电商快递中长期有望迎来良性竞争机会。”
赖梅松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快递行业只有真正回归到价值竞争,回到服务品质上,产品通过分层分级满足用户不同需求,才能实现良性发展。“长期来看,相信快递行业一定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上下游企业。”
在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看来,快递行业“反内卷”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快递公司的盈利情况尚可,但末端网点及众多加盟商的盈利压力较大。“期待以本轮价格上调作为一个起点,后续能推动企业在资本开支、技术研发、末端机制、派费机制、收入保障、劳动合同和社保体系等方面全面跟进。只有这样,整个快递行业才能逐步进入良性循环。”